动你的东西。”郑纬呵呵一笑。
郑绥才不信,眼睛瞅着郑纬,嗯哼了一声,却听一旁的二兄道:“我来替你打开吧。”说着,从郑绥手中接过盒子,找了把小匕首,把火漆封蜡去了,打开了子母扣,方递给郑绥。
郑绥忙不迭地打开,里面有两封信,一封是信笺对折,另一封用信封装好,上书:郑经亲启。
“是给大兄的。”郑绥拿起信封递给郑纬。
郑纬接过,也觉得满头雾水,“桓家阿兄是不是放错了地方。”要不给大兄的信,怎么会放在给熙熙的木盒子里。
郑纶没立即说话,伸手从盒子底部拿起那张对折的桃花笺纸,看了一眼,递给郑纬,“没有放错,这封信,是桓三郎托熙熙转交给大兄的。”
郑纬一目十行地看过去,果真是没有放错,信笺上除了夸赞熙熙的画工外,主要是托熙熙转交这封信。
郑纶若有所思,片刻间,又道:“阿奴,把这封给阿兄的信现在送去给阿兄,这个时候,阿兄应该还在客院那边。”
昨日,桓裕走后,宗侃就留了下来。
郑纶的语气有些急,郑纬怔愣了一下,亦很快明白过来,应了一声,“好,我马上过去。”
瞧着五兄郑纬手握着那封信,急急就出了鸣玉轩,郑绥也察觉到不对劲,遂忙转头问二兄,“阿兄,怎么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郑纶一听,低头一笑,伸手摸了摸郑绥的头顶,“熙熙没事的,为兄猜测,大抵是桓三郎有事不方便和大兄直接说,又不想对阿兄隐瞒,便想了这么个法子,写了这封信托熙熙转交给阿兄,告知阿兄缘由。”
“他和大兄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有什么不方便说的。”
郑绥小声嘀咕了一句,方看向那张桓裕给她的信笺。
果如郑纶和郑纬所猜测的那样。
客院中,郑经听了郑纬的话,满心沉疑地打开那封信,快速流览了一遍,一下子脸色就变了,一旁的郑纬和宗侃看得分明,宗侃忙地出了声,“阿大,阿平信里说了什么?”
“你看看吧。”郑经一脸苦笑,把信笺递给宗侃,“他离开时,我总觉得不对劲,原来是在这儿,他根本就没想过要去扬州,一心只想回荆州。”
宗侃啊了一声,接过信笺,忙地看去,看完后,也是一脸的苦笑,望向郑经道:“不过阿平说得也在理。”
“我岂有不知。”郑经满腔无奈。
当世重孝道,南朝犹更甚,父母丧而不奔者,是为大不孝,轻者为世人所耻,重者,下狱论处亦不为过。
又听宗侃道:“阿平不是鲁莽之人,他既敢赴荆州,想必已有对策全身而退了。”
一时之间,郑经也不知道说什么,这一天一夜的行程,快马加鞭,桓裕只怕已出南阳的地界了,如今唯有寄托于桓氏在荆州数十年经营的威德,以及桓氏在南楚朝中的门生故吏,甚至于南楚朝廷夺了荆州大权后,为堵天下悠悠之口,而不动桓裕。
而桓裕之所以未当面告知他和宗侃,就是怕他和宗侃阻拦,不让他去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