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臣之棋局分内外局。外局是为关外势力而布,内局是为本国决策。”刘基对杨松讲了一下自己的计略方面。
杨松想到刚才在这的李时珍与张居正,若有所思的问道:“对外以示善意,对内改变决策?”
“不止如此,这也只是其中一个棋子而已。”刘基回答完杨松的问题,反而问道:“君上刚才所言,要占领关外之地,那关外之人是否还要再次驱逐?”
“那只是孤的一点野望。”杨松有点不好意思的摆摆手道:“就算占领了那些土地,但因土著之人不可同化,因此留之无用,只能挑选精壮充作劳力。”
杨松说出了自己一开始决定驱逐临海盆地的原住民的用意。
“原来如此,此话不假,但君上可称考虑本国百姓的感受?”刘基了解了杨松的想法,接着问道。
“本国百姓的感受?什么感受?”杨松对这个问题很是困惑,完全搞不清刘基想要表达的意思。
刘基叹了口气,解说道:“以臣所知,本国很多劳苦之处全由土著劳作,而本国百姓则不需要下井挖矿。”
“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杨松一听这话,更是疑惑了,在他想来,这样不好吗?夏国百姓可是不用去做那些辛苦的活计了呀。
刘基眼见杨松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拱手一礼,严肃道:“君上此计在本国百姓稀少时但无不可,但长此以往,在这些土著消耗殆尽之时,这些工作将由谁去做?”
“没有了就……”杨松刚准备说没有了这些土著就去抓,但他马上反应了过来,就算外面有着无穷无尽的土著,而这样的行事方法可不是一强国沿存所做之事理。
夏国教育可是教人待人以善,但官府所做之事却有如此有悖原则,这可不是一国应该有的精神面貌。
一国的真正强大,不仅需科技、军事、经济等硬实力要强大,还需文化、精神、传统等软实力也要强大才行。
杨松可不想夏国以后变成混乱之源!这可不是国家的长存发展之道!
而且炎黄子孙可是非常的勤奋、吃苦耐劳的,若是他的原因,把百姓全都惯坏了,那他的罪过就大了去了。
杨松向着自己的军师请教道:“那伯温有何之策可以教我?”
“君上莫急,且听臣言!”刘基见杨松知道了问题的要害,满意的摸了摸下巴的胡须。
“启禀君上!占领关外之地,减少关外土著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等杨松点头以表赞同后,刘基继续道:“若君上想减少关外人口,有的是办法,比如战争。而这,也是臣今天来觐见君上的一个重要目的。”
“其次,关外发生战争对本国可是有着很大的利益,不止可以减少人口数量,还可以让本国真正的安下心来进行发展。”听到这话,杨松再次点了一下头。
刘基说到这,顿了一下,像是在整理语言、思绪,转眼间,他继续道:“最后,则是让关外的势力尽快发起战争,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本国将会在其中起到一个催化的作用。”
催化战争?杨松听到这话,内心很是惊讶,战争竟然还能催化?
于是杨松问道:“战争该如何催化?”
刘基答道:“回君上,臣以前说过,关外有着既有实力又有野心的领主,乱世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个时间臣可就说不定了,特别是此次瘟疫之后,发动战争估计是遥遥无期了!”
说着刘基对于自己的失策也是无奈,谁让一场突发的瘟疫打乱了他的计算,现在只能重新谋划一遍,幸好他也从这场灾害中看到了一个机会。
刘基在内心中感叹了一下“人算不如天算”后,继续道:“因此,臣布下棋局,就是为了让关外的势力重新乱起来,而这个催化点就是山海关外的对外贸易点。”
杨松一听事关对外窗口的建立,顿时疑惑丛生,这个商贸点不是对外示之以善用的吗?这么久变成了催化点?他现在对刘基的计略是越发的看不懂了!
看着杨松那满头问号,刘基在内心轻轻一笑,表面却严肃的道:“君上,臣恳请允许向外透露一项知识。”
“什么知识?”杨松马上问道。他很好奇什么知识有这么厉害,只要知道了就会天下大乱。
“启禀君上!关外势力是为另类的分封制。各领地有领主,领主之下有治民官、财政官、治安官、骑士长、审判官、祭祀师等各官职。”
刘基没有直接说是需要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