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朝朝暮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金蛇郎君在黑暗的山洞之中,日夜思恋他的爱人温仪之时,曾经说过那著名的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那是他们两人被迫分离之后,他无奈之下自欺欺人的感概。

    而能够常常见面的恋人们,自然会觉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怎会不期盼在每一个朝朝暮暮,都可以见到自己心爱的人呢?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雍正爷他竟然也是与我一样的想法。

    这也许就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古人,时不时都要拽上一句诗词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也不管是否引用得当。我想,如果被别人听到了,一定会因此而笑话我。不过中华文化的魅力正是在于,无论你有多少的人生感慨,似乎都可以在那些流传千古的动人诗句中,寻觅到属于你自己的知音。

    正如当年男同学们喜欢吟诵的那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应该是年轻的他们最为向往的一种境界吧?好男儿志在四方,建功立业,还有心上人相依相伴。如果他们在往后的岁月中,可以有幸不去体会后面更戳心的那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那又该是多么完美!

    此刻我所想见的人,都在乾清宫宫门以内,所以,我很愉快地做到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避免不必要的争端。除了心中偶尔挂念起年贵妃,不知道她身体现在如何,腹中孩子是否活泼如常。

    雍正爷曾经下过口谕,未经这位爷的许可,后宫不得传唤于我。我当然以此作为护身符,同时老老实实地呆在乾清宫内。于是偶尔的时候,千语就受我所托,去给年贵妃请安。

    有一日,千语回来之后,跟我说,宝亲王在路上遇到她,问我为何不再去御花园?

    去御花园找他的额娘去领耳光吗?我暂时还不想再有那样获赠免费胭脂的机会。

    我知道,那日我将弘旺阿哥错认是他,而他在旁边目睹了那看来惊心动魄的一幕,也许会有所触动。也许会认为他眼中的我这个狐媚畜生,应该也没有那么的蛇蝎心肠。所以他当时才会叫止了他的额娘。

    小孩子常常都是有一些极端的。也许因为额娘偶然的一句抱怨,立即将对方视如蛇蝎,过后再因为偶然的一件事,又会立即觉得对方原来是个好人。他们对待一个人的判断,很少是全面和客观的。宝亲王他看不到我既有他应该恨我之处,又有他应该秉持公允之心自我加以判断的地方。所以,这个年纪,对待人世间的看法,还有长长的路要走。

    “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之人”。我不是倚老卖老,我如今自己也还在迷惑之中。但十一二岁的人,自然是比我更为糊涂。凡事有个先来后到么,我毕竟多吃了十几年的咸盐。也没有太大关系就是了,有他那个厉害的皇阿玛可以教他啊。

    是啊,他的皇阿玛在世人眼中,可是个很有城府的人。

    不过转念想想,宝亲王肩上确实负担沉重,可能逼着他也做不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雍正爷一定是担心溺爱了孩子,会让他不成器。所以,从我的观察来看,雍正爷是奉行康熙爷对他的那一套的,对宝亲王似乎比对其他阿哥们都更为严苛一些。他很少对宝亲王露出什么笑脸,常常是唬着脸,很冷淡的样子。

    我有时想,这两三年来,宝亲王弘历的遭遇,也算是一个比较剧烈的变化了。他从自己祖父的赞许和疼爱之中,一下子来到了一个这么严寒的世界,一定没有带够御寒的衣物吧。我想,在雍正爷看来,不管什么事情,宝亲王做得好都是应该的,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更不能有骄矜二字。所以宝亲王竟然常常得到雍正爷的训诫,比其他兄弟们所得的加起来都多。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么。

    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时代,虽然成年之后,母亲后来经常对我说,我父亲对我,比对我的两个哥哥要好多了。但是当时的我仍然觉得,经常受到来自我父亲的无情打压。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有一天我无意中轻轻唱起一首歌,可能当时脚步略嫌轻快了一些,走路时微微垫了一下脚。父亲见到,竟然唬下脸评论到,“陈诺,我发现你最近非常有骄娇之气!”

    他是指我当时刚刚考过一次成绩尚为理想的考试。他看到我如此做派,于是立即做出那样的评价。

    大人们从来不知道,自己随便的一句话,会有多么地伤人心。尤其是我当时真的就是随便唱歌,显得有点欢快了而已。那一时间所感受到的委屈,难以描述。我当时哑口无言。

    你看,我现在还记得去叙说这件小事,可见当时是真的伤了心。

    因为我是姑娘家,父亲并不象教训小子们那样打骂我。他只是经常向我强调,响鼓不用重敲这六个字,同时再时不时地敲打敲打我。

    比如,他会说,“哼,如今看你,也不过是指望萝卜是白菜!”

    家乡这句土话的意思是,抱着殷切的希望,结果发现不过尔尔。听完之后,我心中就常常升起一种强烈的念头,我就要做个萝卜给你看!

    父亲的这种嘲讽式教育看似是“成功”的,他最终将他的小女儿送进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读书。可是,我后来有时候感慨,这种教育对我的印记之深,我花了很多年都无法抹平。

    有了所谓的“成绩”,我从来不敢骄傲。我怕骄娇之后,便会迎来失败。

    我怕最后才发现,我不过真的就是一颗白菜。(小乐语:小乐就是颗白菜。不过好像当白菜也当得自得其乐。)

    我常常对宝亲王是抱有一些同情之心的。可是,话说回来,雍正爷要怎么去教育他的爱子,又怎能容我这样一个十几岁的人置喙!他肯定会觉得,你自己还没搞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呢。

    就像他说的,“你知道?朕看你一直以来,都糊涂得很。”

    所以我也就是在心里想想而已,不表露出来什么。即使我有一定的第一手经验。

    隔了几天,宝亲王来给雍正爷请安。

    我本来以为,给额娘阿玛,必须日日请安两次,就像我在此地家中时那样。我也知道,皇家大约不会如此。雍正爷没那么多时间,让他的那些大小萝卜头儿们每天排着队来请安。但是,我之前也没有估算到,会这么稀少。有些阿哥,一个月都见不到雍正爷一面。宝亲王大约每十天左右,来请圣躬安一次。公主格格就不用说了,大约只是在年节之时相见吧。年幼的那些皇子公主们,还可以在雍正爷偶然去看宫妃娘娘时,多见上一面。还常常是跟着不是自己额娘的宫妃们住在一起。皇家的骨肉亲情,实在淡漠!

    我当时正在偏厅做编织的活计。听到了苏公公喊,宝亲王觐见的声音。然后听到宝亲王入内请安。现在我已经能够认识他的声音了。

    父子二人。一个问,老爸您最近安吗?另一个回,安。你自己呢?儿子说,也安。谢老爸牵挂。父亲又说,既然都安,那就早点滚回去学习吧,不要整天瞎混,浪费时间!

    这就完了?

    我和千语与这位爷之间的平常对话,都比这寥寥数语要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