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阳这么做,未尝没有提高权贵地位的考量。
无论是镇国公府还是宁国公府,在朝中的话语权虽然十足,和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权贵阶层在朝中的地位都不错。
要不然,以前的安国公府也不会走外戚路线了。
要不然,诸多权贵子弟也不会成为每天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
不正是因为他们在朝中能走的路线不多吗?
当然,也跟家里长辈的宠溺有关。
其实,很多权贵子弟,小时候表现还是都很不错的。
特别是那些家风比较清正的权贵之家,家族子弟都能文能武。
可这又能如何?
虽然大周自开国以来,历代帝王都标榜自己文武并用,其实骨子里还是觉得文贵武贱,权贵子弟除了从军,也并没有别的出路。
虽然他们能参加科举,然而士子们对他们却是十分的排挤,即便中了进士做了官,难免会受到上司的刁难,同僚的排挤,结果也还是碌碌无为。
再说,也并不是每个权贵之家都如同宁国公府、镇国公府一般,任由家族子弟在战场厮杀,然后带回来一坛又一坛的骨灰,最后一代代的行那白发人送黑发人之事而无动于衷!
说易行难!
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权贵之家也是如此。
所以从大周开国到现在的泰安年间,除了宁国公府、镇国公府还秉持着开国之初的家族风气之外,其余权贵之家早就在一代代的腐朽生活中一步步堕落了。
就比如王国威所在的安国公府,其实在王国威爷爷那辈人的时候,家族的风气还是很清正的。
可当年王国威的爷爷带着家族子弟征战西疆,结果却带回来三十五坛骨灰,,其中便包括王国威父亲和两个叔叔的骨灰,使得整个安国公府人人披麻戴孝,怨声载道。
所以从那以后,王国威的爷爷出于愧疚的心理,没多久就去世了。
而老太太对还年幼的嫡长孙子王国威有求必应,所以就养成了王国威无法无天的秉性,以至于最后作茧自缚。
定国公府也是一样。
先帝的时候,定国公姜诚率家族子弟征战瓦剌,同时那也是大周与瓦剌的最后一战。
虽然最后大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打得瓦剌二十年时间缓不过劲来。
可当时的那场战争,对于定国公府来说,却不那么美好。
因为定国公姜诚的一个嫡亲弟弟和两个嫡子并三名庶弟,两名庶子都战死沙场,所以最后,姜诚还未成年的小儿子姜武阳就成为了定国公府世子。
也是因此,姜诚以后对姜武阳不再约束习武学文,以至于江武阳同样养成了无法无天的秉性。
虽然后来定国公姜诚老树开花,陆续又生了几个儿子,可此时姜武阳已经养残,再想重新约束,已经有些晚了。
也是如此,最后姜武阳酿成了后来的祸事,最后被发配至西疆。
凡此种种,在大周并不鲜见。
所以很多时候,面对这些对大周洒下无数血汗的权贵之家,张凌阳还是愿意给他们机会的。
即便是他们犯了错,只要没有触碰张凌阳的底线,张凌阳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年定国公世子姜武阳身犯死罪,张凌阳就给了其活命的机会。
可凡事都是有底线的。
之前王国威父子所做的事情,就触碰到了张凌阳的底线,所以毫不犹豫的,张凌阳直接将这两人的人头给斩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