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先锯下一小段,试做木碗。虽然之前给小黑也做了个木碗,但人和狗还是不一样的。
做出来的东西很粗糙,但雏形差不多出来了。张大牛看着张二牛拿着木棍工具“叮叮哐哐”的动作,自己也拿了锯子锯下一段,尝试着做。
有身体记忆的张大牛很快上手,农家的汉子谁不会点手艺活呢?
雏形出来倒是简单,就是打磨得光滑不磨嘴比较繁琐麻烦。不过张大牛记起王七伯家有打磨的小刨子,还有一种叫节节草的植物,也是专门用来打磨的。
张家因为都不是很会做木工活,所以没有备着这种草,倒是王七伯家常年备着,主要是王七伯喜欢给孙辈们时不时地做个小玩意儿。
节节草也叫“锉刀草”,就长在河边滩上,张家前面小溪边也生长有。这种节节草通常是采回来晒干储存,如果要用就用温水浸泡,恢复挺直了就能用。
这种节节草算是最易得的木工工具,尤其是不伤木材,不毁木头本身的纹路,所以一般的木匠都会使这种草。
下午的时候,张大牛把午饭后炖的大骨汤端出来,打算带去搭屋的那边给做事的人喝,算是为了感谢他们帮忙。
至于卤肉,剩下那么一点,都不够分的,干脆留着自家吃了。
张大牛想着人挺多,就把汤倒进了最大的罐子里,加水和萝卜熬上。没办法,人太多了,只能多加水了。盛汤的容器就拿了几个竹筒。
下午,张大妹和张二妹去场子里翻谷子,争取早点晒出来。张大牛就带着弟弟们,赶着大黄到那边的时候,那里已经有十来人等在那里了,地上摆了个石夯,夯地基用的。
“来来来,大家都来喝汤。”张大牛招呼着那边聊天的人。
“诶呦,真香!”
“什么汤?”
“肯定是肉汤,我都闻到肉味了。”旁边的人鄙视刚刚说话的人。
“快让开,让我先来。”
“诶诶诶,我在前面的。”
……
“大牛哥,这味道,真是好。”一个小子率先抢到了一个竹筒,顾不得烫就往嘴里送。
“是啊,大牛,你的手艺是这个。”旁边也有人赶紧附和。
“你们快点!别在那里说话了!”这是没抢到竹筒的人,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
“哎呀,我还有一口没喝完,还我!”
“就一口,走开走开,让我来尝尝。”
罐里的汤很快就去了一半,下面的萝卜和大骨露出来,这下倒是没怎么争抢,莫名和睦地分了,各自吃各自的。
有自带竹筒的就把自己竹筒里的水倒了,没有竹筒的就只能在旁边不停催促那些动作慢的人。
喝饱后,大家也没急着开始干活,分开坐在树荫下面休息。
“大牛哥,果然寿子哥没说错,你的手艺真是好。”
“对啊,早先听到的时候,我还想大牛也没动过菜刀锅铲的,手艺能好到哪里去?就这一锅汤,足够了哈哈。”
“要我说,大牛哥你就卖汤得了,一碗一文钱。”
“去去去,你小子懂什么,大牛的手艺可不止这些,光卖汤怎么足够。”这是王寿的话。
“也是哦,嘿嘿。我娘做的菜怎么就不好吃呢?”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有些人就是,额,叫什么来着,”王寿一脸神秘地说,“天资,对,有些人就是有天资,大牛的天资就在厨上。”
“可这做饭是媳妇子的事啊。”
“诶,这话可不对,你看镇上的酒楼里,大厨子可都是男的啊。”
“对啊,咱们大牛可是跟酒楼里的大厨子一样的。”
“说起来,不知道大琪叔什么时候回来?”
“我看得明天,咱们还是先把咱的事做好就行了。”
“对,来来来,开始干活了。”
“干活干活喽。”
上午把土都挖走运到一边去了,下午主要是夯地基。
地基夯的好,房子不会倒。
夯地基用的是石夯,圆柱形状,中间位置最细,绑上很多绳子,另一头牵在周围的人手上。所有人一起使劲,把石夯抛起来,石夯下落,利用重力夯实地面。
众人一起喊着号子,一起把地面一点点夯的紧实。夯一会儿,就换人轮流夯。
“诶?那不是大琪叔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旁边刚换下的一个小子眼尖地看见驶来的牛车。
“哪里哪里?”
“还真是,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不会是没找到匠人吧。”
“乌鸦嘴,呸呸呸,说不定是有什么事呢。”旁边的人赶紧“呸呸”两下。
说话间,牛车驶到了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