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杰和丁子成探讨如何“捅破”高铁的“窗户纸”,俩人一直说到很晚。
丁子成问武文杰还要不要回酒店,如果晚上会议上没什么事,不如就在家里住下。
武文杰欣然同意。
这样一来,他还能跟岳父再多讨论会儿。
岳父讲到的引进技术的不易,让武文杰陷入深思。
自打上次的赴外考察活动之后,系统内曾洋溢着一派乐观的情绪。
但不久大家就感到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咱们自己对于高铁动车的认知,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尽管时速200公里的“高铁”跑得正欢,但它完全是传统的“时代列车”形式,也就是带动力的车头牵引着没有动力的车厢跑,而不是全新意义的“时代动车”,各节车厢都可以自带动力。
由于铁路系统内对动车的了解比较有限,直接引进技术,会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无从入手。
其次是国内的产业链配套,还远远无法满足要求,所需的许多部件,国内企业连听都没听过,更别提能够提供什么支持和配合了。
这么些年来,给铁路机车车辆配套的企业无数,形成了庞大而完整的产业链,但这些企业都是为传统铁路产品服务的,还完全没有做好为动车做配套的准备。
你国内又没有企业能够生产和制造动车,没有龙头带动,人家当然不会想到要朝那个方向走。
再有就是“老师们”的态度有些倨傲,一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嘴脸,把技术引进的门槛设置得老高。
“他们可真敢开价,一个技术包能叫出天价来。就是因为看出咱们是诚心要买,才把价格扬到天上去了。这种价格,根本不划算,咱们即使引进了这些技术,生产出了产品,投入运营了,也完全没有可能包住购买技术的成本。而一旦人家技术更新,咱们还得跟进再买,永远被人家牵着鼻子,跟在人家后面走。”
丁子成的话,让武文杰听着心里感觉有些沉重。
“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高层一直在深入思考中。基层企业了解得少,你回去也不要跟别人多说,免得引起思想混乱,反倒不利于推动工作的开展。”
武文杰一听自己得知的还是“内部消息”,神色紧张而严肃地点点头。
“那我们作为一线的企业,应该做些什么呢?”武文杰向岳父探询。
“当下要做的,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利用我们的既有技术,不断拓展开发的领域,就像一些兄弟企业那样,咱们自己先干起来。”
武文杰一握拳头:“我们会很快动起来的,争取快出成果,早出成果。”
丁子成点点头,接着道:“要借助探索试制,努力培育新的产业链。你得让上游知道,未来咱们的需求方向是什么,让他们提前准备,提前入手,提前布局。产业链不可能自然而然产生,要靠精心的培育和打造。而产业链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越早下手,才越能争取到主动。”
武文杰表示赞同:“传统产业链的打造,我是有经验和体会的,那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确实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是像您说的那样,越早越主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