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子默默的念叨。
芙蓉也顾不得许多,大病初愈,饿的难受,匆匆的扒着饭菜,也不管杨老爷子在一旁神神叨叨的说些什么。
众人吃完了饭,杨老爷子的肚子还在咕噜咕噜的叫。
他准备了火盆,又叫来了大和尚,还跑到县衙去旁听了一会儿,来来回回的跑,心里又七上八下,这些天的饭也没有好好吃,肚子早空了。
芙蓉抹抹嘴,打了个饱嗝。
吃饱饭的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杨老爷子眯眼笑着,在烛火的映衬下,他的脸犹如一朵开的正旺的菊花,褶皱层层叠叠:“芙蓉啊,吃好了?”
“吃好了。”
“那,大叔可是有话要跟你说。”
“大叔有什么话,就说吧。”
“咔嚓——”外面的雷声又响了一下。
杨老爷子吓的一哆嗦,烟锅子掉在地上。
葫芦看到他狼狈的样子,捏着竹编的蚂蚱笑起来。
“笑什么,死孩子,再笑,把竹编的蚂蚱还给我,那可是我编的。”杨老爷子冷脸呵斥。
葫芦捏着蚂蚱就跑。
“爹,天也不早了,芙蓉跟春娘,茶茶也刚出来,累的很,怕是好多天没有休息了,不如,咱们就先回吧,如果有事,等哪天天好了,再说也不迟。”杨波道。
杨老爷子拖着哭腔道:“今儿不说,我要被憋死了,每每回家,看到门上墙上贴的大红喜字,还有你那喜庆的婚房,爹都急的上火,不行,有些话,爹今儿非说不可。”
“大叔想说什么,说就是了。”芙蓉也知道,杨老爷子,一向不是能藏住话的人。
“芙蓉,你说说,以前我们家杨波,多少媒婆给我们介绍好人家的姑娘,什么小户人家的小姐,哪怕大户人家的庶出,也是可以的,可如今呢,杨波死了刚过门的媳妇…….最要紧的,什么便宜他也没占上啊。”
杨老爷子反反复复的说着这些话。
芙蓉心里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杨老爷子的话语,就像这晦暗不明的天空,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叔,你有话,不如直说,一会儿,我还有点事。”芙蓉催促了。
“这么晚了,你还有什么事?”杨老爷子问道。
“我——您也知道,苏府里的苏公子,为了我们一家,曾去天牢里劫狱,若不是他,我早死了,而且他现在…….被县衙里杖责了,于情于理,我得去看看。”
“他一个大男人,死不了。”杨老爷子吐了一口烟儿。
“他爹,你怎么说话的,怎么说,槐花巷子苏家苏公子,对咱们家杨波,也很是照顾。”王婶子帮衬着说话:“于情于理,芙蓉去看看,都是应该。”
“你一个婆娘,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杨老爷子不满王婶子的插嘴。
“芙蓉,我忘了告诉你一件重要的事了。”杨波说着,站起身就出门。
外面的雨下的很大。坐在屋子里,听到风声呜咽,“哗哗”的雨声让人心里没底。
杨波并不曾说,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告诉自己,且如今雨大,他为何要去院子里?芙蓉正想问,转而见杨波冲自己挤了挤眼睛,便紧跟着走了出去。
“这俩孩子,也不拿把伞。”春娘惦记。
杨老爷子笑笑:“让他们出去,年轻人,火气盛,出去淋一淋雨,也没妨碍。”
杨老爷子难得的开明一回。
以往芙蓉有事去找一回杨波,杨老爷子都跟打发乞丐似的拦在门口,要么说杨波不在家,要么说男女授受不亲,有什么话,他可以代为转达。
杨波先出门,身上的衣裳已是湿透。
大雨顺着他的头发滴到脖子里,天冷了,雨更凉,他不禁打了个哆嗦。
芙蓉就跟在他身后。
两个人差一步远。
杨波先回了他家,拿了一把油纸伞出来,又点了一盏灯笼。
“杨波,你这是?”芙蓉不解。
杨波把灯笼交给芙蓉提着,自己帮芙蓉撑了伞:“你不是说,要去槐花巷子,看一看苏公子,我想着,下着雨,天又黑,提着灯笼总是好一些。”
杨波总是肯替自己着想,芙蓉很是感激的接过灯笼,昏黄的光照着杨波瘦弱的脸,他明显瘦多了,人也变的蜡黄。
“刚才你说,有重要的事,要跟我说,是何事?”芙蓉站在杨家大门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