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子居然托病不愿意来。董卓当然不高兴了,就以武力相威胁,蔡邕惧怕才只得就任。
但董卓后来也没亏待他,在随后三天的时间里,就三次给蔡邕升官。最后升为了左中郎将,这也是后人称呼‘蔡中郎’的由来。
会议开始后,何瑾便一门心思地琢磨着,如何先跟蔡邕套上近乎儿。
比如,帮蔡邕找个住所,最好离自己家近一些什么的......至于董卓跟那些名士宿儒都商议了些什么,他根本都懒得听。
可堂上的气氛,却似乎越来越热烈起来。
但董卓却蹙眉不展的样子,看到何瑾也在蹙眉沉思后,便当场开口问道:“何二郎,可是有所异议?”
“呃?......”何瑾当时就傻眼了:我异议个毛线啊?
而且,满堂这么多有名望的大儒们不问,偏偏问我这么个毛头小伙子,你让人家心里该怎么想?
我是了解你想借用我这位智囊,来帮你辨别监督这些士人的心思,可也别做得如此明显行不?......
“嗯......太尉此番同诸位名宿论事,卑职德薄智短,岂敢妄言?”当下他便打了个哈哈,想着将董卓糊弄过去。
可董卓却死活就认定了一样,十分不满地言道:“让你说便说!”
“呃......在下细细听来,各位宿儒大家所提之事,皆乃老成持重之言。太尉悉心体察、酌情处置即可。”
何瑾是真不知道刚才在商议何事,但大概听出刚才是这些名士,在向董卓提议着什么。由此,便说了句模棱两可的废话。
可董卓却误会他的意思了,以为他也没啥异议,便点头道:“既然你也这般说了,那这两件事便如此办好了。”
这话一落,满堂皆惊。
那些名宿大儒更纷纷忍不住看向何瑾,满脸的不敢置信:之前董卓要他们稍待,还以为是在等蔡邕。
结果,原来在等这么一位少年?
而且,刚才他们轮番上阵,苦口婆心给董卓讲透了道理,董卓就是干笑着不松口。可问过这小子后,立马便答应了?
这一幕,就是让傻子看了,也清楚何瑾在董卓心目中占据何等地位。众大佬震惊过后,看向何瑾的目光,渐渐就不一样了。
何瑾这时候其实也惊了:啥,啥玩意儿?......攸关汉室江山的政务大事,就这样成决议了?
闹呢!
到底是啥事儿成决议了,你们谁来告诉我一下好伐?
“太尉英明!”这个时候蔡邕便站了出来,还眼泪汪汪地看向何瑾道:“还有故大将军之子,果然有乃父之风,心念我等这些士人。”
“此番能够解除党锢、平反冤案,令公卿子弟为郎官补宦官之缺,真乃士林幸事!”
一听是这么两件事,何瑾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说起来,这两件事可一直是士人集团长久的愿望:以公卿子弟为郎官补宦官之缺,侍奉于宫内,大大减轻了宦官隔绝内廷的弊端,提升了士人们的地位。
然而这件事自一六八年,外戚窦武与大名士陈蕃合谋诛除宦官失败后,一下化成了泡影。今年袁绍忽悠何瑾便宜老爹何进,也想着办成此事,却又一次失败了。
另外重新审理陈蕃、窦武以及党人的案件,给蒙冤的窦武、陈蕃以及被禁锢的党人平反,同样是士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袁绍同样也跟何进提过,但何进那时顾忌宦官的权势,根本没搭理袁绍——不知这两件事传到冀州袁绍的耳朵,那家伙会不会痛心地哭晕在厕所?
他上窜下跳折腾那么欢,就是为了办成这两件事,尽揽天下声望。可最后,果子又被董卓给摘了......
不过,只要袁绍不高兴,何瑾就高兴了。
而且,此事还让自己未来老丈人高兴了......何瑾就回头对着蔡邕谦虚和善一笑,便更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