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娥还真就派兵支援成军了,按照与成王的约定,二十万大军出动,直接奔向陈州。
这陈州的裘军守将名叫杨梅林,他跟随嬴王一起征战,奉命留下来守城,嬴王要去进攻蜀都,只给他留了一千人马。本意就是让他看着的,未料想滕军会来攻城。
见滕军大军到来,慌了手脚,他见识过滕军的威力,这一千人根本守不住陈州,急忙派人去求援。
有人出城,滕军看到了,庞彪正欲叫人追赶捉将回来,却被李秀娥拦下了。
“让他们且去,莫忘了我们的目的,前来支援成军,能分散裘军最好,裘军来的越多,成王的压力越小。嬴王若是不派兵来,我们正好拿下陈州。”
庞彪明白了王后意图,便将心思转到攻城上。对攻打陈州,李秀娥并不着急,先将城围起来,给守城的裘军制造一种压力。
每日里派人到城前喊话,劝其投降。一封劝降书射上城头,杨梅林战战兢兢看罢,唉声叹气,打,肯定打不过,守,绝对守不住,跑,当然也跑不了,若待滕军攻进城来,是尽忠,还是投降?
他如坐针毡,举棋不定,与几位心腹商量半日也没定下个主意。攻打陈州,嬴王费了老鼻子劲,损失巨大,让他这么轻易拱手相让,那嬴王岂不恨死他。依照嬴王的脾气,回裘国之后,他的一家老小恐怕性命难保。
罢罢罢!为了妻儿老小,只有战死在这陈州,纵使丢了城池,那父母妻儿还是平安的。
他的这种想法,感染了手下,一个个垂头丧气,士气低落,知道终会战死,守城也便懈怠起来。
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滕军换着班的在城前喊话劝降,甚至有人编了书来宝表演,也是劝降之意,就是不攻城。
如此一来,那些守城的将士个个没了斗志,有精神的却偷偷扒头看滕军的表演,私下里三三两两在那议论,甚至还学唱。
杨梅林见了,心里不是滋味,他决心与滕军血战到底,看军卒的状态,却似不以为然,他有些气恼,抓过一个军卒,问其为何如此。
那军卒倒是理直气壮,这阵势与滕军开战,城必破,兵必败,抵抗就剩一个死,毫无希望的仗,打着没意义,不如尽早投降,也落个性命保全,将来还能回家与家人团聚。
杨梅林大为光火,说他扰乱军心,当即斩杀。军卒们被震住了,立刻精神起来,严守岗位,不敢再私聊。
望着怒气冲天的杨大将军,那些人眼里是怕,心里是恨,待他走后,已有人有了想法。
晚饭之后,杨梅林巡视过城防,回营休息,他虽有万分担心,可决心已下,倒是睡得着觉。哪料想在他进入梦乡之后,有两人悄悄进屋,见他睡得香甜,并未发觉,手起刀落,将其头颅割下,用衣服裹了,潜出营帐。
那二人来至城门,叫军卒开门,一举布包,高喊一声,“杨梅林已死,想活命的开城投降,莫等滕军杀进城来,枉作了冤死鬼,再也见不到妻儿老小!”
众军卒早有投降之意,见有人带头,纷纷响应,开了城门,那二人去滕军营中报信。
庞彪正在视察军营,见敌军守将被杀,喜出望外,急忙报与王后得知。
李秀娥尚未休息,她正在与小雷霆密议,闻言也是惊喜,便让庞彪连夜带兵进城接收防务,主力部队明日再进城,以防有诈。
庞彪觉王后考虑周全,遂亲率一万军卒进城而去。城中裘军多数人尚不知杨梅林已亡,还想要与滕军厮杀,那两位降将将杨梅林首级展示,众人方信。抵抗无异于自杀,纷纷放下武器,做了俘虏。
对于那几个杨梅林的心腹,在那降将的带领下,庞彪带人去捉。那几人倒是义气,誓死不降,拼死搏斗,李元勋以一敌五,一个个全部击杀。
看到李元勋的勇猛,庞彪心生感叹,幸亏当初是小雷霆与李元勋进行的首战,否则的话不知要牺牲多少滕军将士,恐怕也难以战胜他。
庆幸之余,心里也有个比较,自己与之对战,估计也会战败。好在李元勋不争功,不骄傲,令行禁止,未怀二心。庞彪清楚,这都是王后对他们这些降将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只是论功行赏,哪个也不打压,更不许滕军将领歧视,营造了一种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
如若发现有谁歧视降将,背地里说坏话,王后会亲自找其谈话,并令其当面道歉,当着王后的面取得对方谅解,二人不得生嫌隙,方才作罢。如若事后再有此等言论出自同一人口,必当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