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想要在两方面全都取得大成功,那除非一天能有四十八个小时还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就算继续读书,考了大学,大学也顺利毕业了……现在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还少吗?为什么所有大学都那么重视就业率?为什么那么多地方都在高喊自主创业的口号?
与其再在写字和学业中摇摆六年,最后再做出选择,为什么不现在就直接选好一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然而,林歆依然下不定决心。
如果能在长篇小说上有所建树的话,林歆绝对不会再考虑读书的事情;然而她的长篇小说,在周姐连着三四周都给了推荐位之后,收藏依然只有区区两位数,好不容易拿到笔大额打赏,还不是野生读者给的——虽然夏明亮说得很认真,但林歆依然认定这是友情或者说怜悯赏——这个非常打脸的事实,证明了小说这碗饭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吃的。
这么久了,她也听说了总编给出的意见——前四万字写得像小学生作文。
虽然公众号那边依然不时有稿费入账,但林歆知道,这条路其实是越走越窄的。她现在能够过稿的,基本都是有感而发,投入了自己浓烈的感情。说得难听点,就是在消费自己对父母乃至外婆的情感和回忆,而这种消费到了最后,就会变成纯粹的消耗,到那时,自己的文路也定下来了,能写的,就只剩下了煽情,而读者们都不是傻子,单纯的煽情文,网上要多少没有?
要是放弃了学业,而写字这条路又没有出头之日,那么自己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难道真像那些女主文小说一样,自己啥也不干,就等着天上掉下一只金龟婿么?
那个坐在灵位前,无意识烧着纸钱的十七岁小女孩,正面临着一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选择。
贺琛和古咚咚来了,又走了;夏明亮和张铭铭来了,又走了;安校长和安娜来了,又走了。
直到外婆的骨灰盒埋进了公墓,灵堂已经拆掉,表哥回了学校,舅舅舅妈重又开张了水果摊……
林歆依然没有想好。
但她没有去问任何人要主意。
关系一般的,肯定不可能去问;而关系好的,问这种问题,就是把两人的关系,往决裂的道路上逼。
正如鲁迅曾经说过的那句话,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就是陪女人买衣服,当她问你这件衣服怎么样的时候,你说好看,她买下来第二天,就会迅速的发现一万个缺点,然后归罪于你的建议;而一旦你说不好看,从离开商场的那一刻,她就会念念不忘那件衣服的好,并且一直处于“后悔为什么要听你的建议”的状态(鲁迅:我没说过这话)。
虽然鲁迅真没说过这样的话,但林歆非常明白,在这种事情上,除了自己,其他任何人的意见,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