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9要上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肯定牢牢记住她当年刷过的每一套试题!

    魏明珠重生后尽量避免去回忆上辈子的事。

    这个时空,的确就是上辈子的同一时空。起码国家领导人,各种背景都没变。那在这个时空里,是不是也生活着原本的她?

    ‘魏明珠’今年18岁,出生于1965年。

    她则出生于1977年,今年才6岁,和轩轩一样大的年纪,按照上辈子的轨迹,父母已经去世,她跟着亲戚生活。魏明珠心里忽然有一种冲动,她应该尽早去看看,能找到了“自己”的话,她肯定要多照应的!

    晚上刘美将自己的离婚字据收好,魏明珠开解了她一整天,刘美看起来挺自然了。

    “以后你去城里的时候,就让妈去别的地方收黄鳝,我们早点攒够钱,也修一个自己的房子。”

    农民都要靠土地吃饭,魏明珠说去商州市定居的事儿还没影,肖有福却答应要把母女俩的户口从沿河村迁回来,给落户,给分田,想必给她们批一小块地修房子也不难。

    有了房有了田,才算有了自己的根基,刘美都顾不上去想离婚丢不丢人,她满心都是母女俩一块赚钱,早点拥有自己的家。

    那是她的家,不用看婆家人的脸色。不用压低声音说话怕人听见。

    刘美想想就充满期待。

    魏明珠也不和她争辩,给她妈找点事做挺好的,太阳没那么厉害,这个天气到处去收黄鳝就是走路幸苦。

    “那我给您拿点钱吧。”

    魏明珠把自己的全部家当翻出来。

    一开始她的本钱只有七十多块。

    做了十几天生意,花出去最大的一笔开销是给表弟买书包,其次是被三个流氓骚扰摔了一些蛋。卖蛋的时候一天平均赚10块,才去城里卖过两次黄鳝,每次利润都是20元以上。往家里添置油盐酱醋等调料也不值多少钱,偶尔买点肉回来不过两三块钱的事。

    魏明珠绝对不抠门,可她以小钱翻大钱,连本带利,身上现在还有156元。这还不算压在手里的黄鳝和鸡蛋,就说她明天要带去商都市的黄鳝就有近60斤,鸡蛋300个。

    总资产二百多不少了。

    抗风险能力还是太差,魏明珠只给自己留了五十元,剩下都交给她妈。

    “收购价不超过九毛一斤,我们就能赚钱。我看等月底,就能把舅舅的钱还了。”

    现在还钱也行,魏明珠是想着手里本钱丰厚,她还想在城里倒腾点别的东西回来卖。刘美听她盘算利润,已经惊讶的不行了,十几天赚了这么多钱……明珠太能干了,她这个当妈的可不能拖后腿。

    9月中旬,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不用参加秋收的大学生,更是生活在象牙塔里。

    位于西三环的京城师范学院,听名字总容易被一些人和“京城师范大学”混淆,师范学院是比不上师范大学的,但它也是首都市属的一类本科院校,以安庆县的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需要挤破脑袋才能考上的学校。

    沿河村的魏玉陵和知青齐建华,考上的就是师范学院。

    一对恋人双双被同一所大学录取,这是十分动人的爱情故事了,至少在魏玉陵的寝室里,每天熄灯后躺在床铺上,室友们调戏最多的,就是和齐建华公然出双入对的魏玉陵。

    魏玉陵的室友们调侃说是“魏玉陵家的老齐”,齐建华25岁才考上大学,年纪的确偏大。

    不过齐建华长得高大帅气,和鹅蛋脸的魏玉陵看上去很般配,魏玉陵的室友是羡慕眼红的。

    虽然从家里拿了不少钱,魏玉陵的吃穿用度依旧十分简朴,她坚信齐建华是一直潜力股,女人要投资潜力股,可不就是要付出吗?

    齐建华是下乡的知青,他家里的情况很复杂,魏玉陵要花钱的地方多着。

    她朴朴素素的,学习也努力认真,长得端庄大方,才入学半个月,就在班里混了个好人缘,哪怕在老师那里也有了印象。

    初上大学,魏玉陵对周遭一切都感觉新鲜,她为了考上大学流过的汗水都有了回报,和齐建华的感情也处于良性进展中……如果没有老家的糟心事,魏玉陵会更舒服。

    她刚到学校的时候,就接到家里的电报,说堂妹魏明珠迫于流言压力撞墙自杀,不过人没死成。

    时隔半个月,魏玉陵又受到一封电报,这封电报简短的十几个字,信息量却很大。

    “刘美离婚,母女搬走,张二赖盗窃被抓。”

    电报是按字数算钱的,魏玉陵知道她爸妈哪怕现在赚到点钱了,也舍不得花钱。魏玉陵拿到电报心情顿时就不好了。

    她二婶是啥样的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