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1一条赚钱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魏明珠载着三百斤的货,路上休息了几次,全靠脱贫致富的渴望在支撑着她机械性的蹬着自行车前行。

    她虽然上辈子也是大学生,却不知道84年的高考题目究竟有多难,那些学过的知识她还记得多少。

    为了再次考上大学,肯定要埋头苦读几个月的,那时候手上的生意都要暂时丢一边,没有了进项,她得有一笔能支撑半年的积蓄。

    现在还有啥能赚钱?

    香烟生意她只能干巴巴看着,参合不进去。

    她要是个男的,肯定投身于如火如荼的走私事业了,风险高,回报却大的惊人,干几票绝对能累积到第一桶金。可她不仅是个18岁的大姑娘,还长了一张狐狸精脸,去干走私,别说货物的风险,肯定连人都要一起赔给别人!

    想到走私,魏明珠莫名又想到程诚。

    那人离开也好几天了,说是还要来安庆县,也不知是真是假。就算是假的魏明珠也不生气,本来就是萍水相逢,程诚又不欠她啥,反而是她还得谢谢程诚和常伟的‘救命之恩’。

    没有精力和本钱去拓展新的生意渠道,魏明珠只能在现有的资源里做文章。

    油渣不用说了,三百斤就把她累的半死,除非她短时期内变成身材敦实的女汉子,否则不可能载动更多的油渣。

    那就只剩下黄鳝。

    市委招待所和嵩山饭店只是拉开了一个口子,她应该拿出上辈子跑销售时练出来的脸皮,继续开辟新的大买主客户。

    现在是两天才销50斤,那两天的量增加到100斤呢?

    那每个月会多出来更多的收入。

    整体收入提升了,魏明珠觉得这个小目标虽然有点难度,也不是不能实现。今天因为没在商州市耽搁,回到家时才下午两点,刘美出门收黄鳝了,家里面只有李凤在。

    昨晚请客时的做的菜不少,可客人们个个能吃,又哪里能剩?

    李凤在灶台的瓦罐里炖着鲫鱼汤,要等儿子下午放学回家喝,听见有动静,发现魏明珠回来了。

    “今天咋这么早?”

    “运气好,东西被饭店的采购全收了。”

    李凤闻到熟悉的味道,发现魏明珠不是空车回来的,还载了满满两筐油渣子。她又惊又喜,“你从哪里搞到的”

    这怕是有三百斤呢。

    家里的两头猪也吃不完啊!

    李凤刚想说这东西放太久就没有足够的营养了,猛然想到魏明珠再傻也不至于买这么多油渣子回来放着,这多半是魏明珠用来赚钱的。

    李凤紧忙把话头咽下去,差点没把舌头咬到。

    “你这是要卖油饼?”

    油渣子都压榨成饼状,个个都有两斤左右,在榨油厂已经发酵好了。

    “不能跑空车,顺便进点油饼回来试试。舅妈你不是说买不到油饼吗,拿个袋子装点起来,以后这东西咱家肯定是不会缺的。”

    李凤连连摇头。

    “这是你赚钱的,又不是没本钱捡来的,我不要。”

    魏明珠不太当回事儿,“您可千万别说给钱,这玩意儿比红薯还便宜,只要3分钱一斤,等我在榨油厂那边混熟了,2分钱一斤估计也能买到。”

    李凤想,那不是转手就要赚5分钱?

    她还不知道魏明珠已经决定要提高黄鳝的销量,就她已知的生意规模来说,一个月也能赚几百块钱。

    不用一年的时间,魏明珠就可以在村里修几间体面的砖瓦房。

    这哪里是魏家人口中不事生产的赔钱货,分明是会赚钱的金娃娃。要不是刘荣给李凤透漏过口风,说他还有一笔钱压在别人的生意里,李凤这当舅妈的说不定都要眼红。

    不过转念一想,黄鳝生意到11月就不能做了,李凤也没了啥嫉妒心。

    她听说魏明珠要把油饼运到外村去卖,拍了下大腿,“那不如先卖给咱们村里人,这东西就和盐一样,养猪的人家都缺。”

    李凤跑出去喊了一圈,还真有不少人跑来买油饼。

    魏明珠都给他们算7分钱一斤,比这些人之前买的便宜,哪能不满意呢?

    三百斤油饼,在小井村都差点不够卖,还有两户说魏明珠要再拉货回来,一定要给他们留着。

    卖给村里人,三百斤油饼是少赚了三块钱,人生得失并不是仅靠金钱来计算。七井村的人很满意,魏明珠自己也挺满意,一点本钱都没压,又赚钱又赚了人情。

    “哎呀,忘了给家里留一点。”

    魏明珠是给忙昏了,李凤也不说拒绝了,她刚才帮忙称油饼,双手油腻腻的,洗完手水也舍不得倒,端去泼在了猪的食槽里。

    “过两天你也要带油饼回来,不急一时半会儿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