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5等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现在好了,豫南省这边已经陆续取消各种票据。

    没有取消的,也不是那么严格了。不要布票也能买到布,不过是价钱要贵点。魏明珠也没买那些花里胡哨的绸缎布,不是嫌贵,是农村里不实用。

    工农蓝布一米才1.9元,混杂着羊毛织的‘哔叽’布一米要比工农蓝布贵2毛。魏明珠带着一堆布回家,果然没人问她考试的事,都说她乱花钱

    不敢问啊。

    就怕打击魏明珠的积极性呢。

    刘荣私底下也和妹妹刘美商量过:

    “明珠要想念书,要不让她从高一读?学杂费你不用担心,都有我这个当舅的撑着!”

    刘美不太想用大哥的钱让女儿念书。

    “明珠做的生意,我也跟着学,她就算去念书,我也能供她。”

    她做生意是不如明珠。

    啥送黄鳝的生意,就算打死刘美,她也找不到啥市委招待所的门路。面临同样的机遇,性格决定命运,就算鳝丝面的胡老板把门路告诉刘美,刘美也不敢买条烟去找招待所的采购胡良才。

    但刘美觉得,倒卖油渣这个活儿她可以干,这几天她都学会骑自行车了,虽然摔得手青脚紫,她力气比魏明珠大,一次多载100斤没问题。就这个油渣生意,保证母女俩的生活没问题,还能给魏明珠攒下学费和生活费。

    刘美整个人都在发光。

    别管是旧社会还是现在,别管社会咋变化,连最没有眼界的农民都知道读书才是正途。越是穷,越是要读书,读书能脱贫致富,能从泥腿子变成城里人,从古至今都不变的大道理。

    魏明珠不讲究吃穿和打扮了,她每天收拾的干干净净,却再也没精心摆弄她外表。

    一夜之间就长大,懂得要上进,这次考不上,从高一读起也行……魏明珠才十八呢,三年高中不过才21岁,那些考了几年都落榜的,那些工作几年又参加高考的,那些原本被耽误了学习,这几年拖家带口都在试图考大学的人,哪一个都比21岁更大。

    魏玉陵20岁才考上大学,和她好上的知青齐建华25岁才上大学。

    魏明珠按部就班的上完高中再考大学,一点也不晚呢。

    这些话,兄妹俩是不会对魏明珠说的,害怕给她增加压力。刘荣私下里找了肖有福好几次,事情都赶巧变成同一天,刘荣凌晨四点就跑去替魏明珠送黄鳝到商州市。上午时赶回来,又和肖有福一起去了沿河村。

    肖有福找了县里的人帮忙,将魏明珠和刘美的户口迁出了沿河村,重新落户在小井村——魏老太是要作妖的,魏大林一反常态支持迁出母女俩的户口,离婚这件事让魏大林自觉颜面全失,他是彻彻底底要和母女俩脱离关系。

    魏明珠在县一中考试到两点半,她又是去买布,再从安庆县走路回来,就比刘荣晚一步到家。

    刘荣已经和李凤讲了迁户口成功的事,包括一些细节。迁户口的时候,他也不敢透露魏明珠想上学的事儿,就怕魏家人使坏。

    83年,户籍制度包含了太多东西,魏明珠的户口在哪里,她出门就需要户籍所在村委开的介绍证明,没有“介绍信”,魏明珠不能上学,不能结婚,也不能离开老家去外地。

    这东西简直能掐住魏明珠的命脉,虽然不是不能解决,到底是件麻烦事儿。不过现在落户在小井村了,她就不必再受魏家人挟制,等魏明珠考试回来,等着她的就是这个好消息。

    作为回报,魏明珠马上给家人分享了自己的好消息:

    “我觉得题不太难,自己考得还行。”

    舅妈把她手里的布接过去,念叨她败家,对她考试的乐观预期是半点不信的。

    “你考完试了,也能告诉你家里人的打算,你舅和你妈都赞成你去上学,咱从高一念起,争取三年后能考上大学……不求你考本科了,就是上个专科,那也是大喜事!你舅在磨福叔呢,老爷子的关系没得说,去沿河村给你转户口时,县里那啥领导一起去,沿河村的村长连屁都不敢多放个。”

    只有魏老太仗着血缘关系,老不要脸躺在地上撒泼。

    一口一个魏明珠是她孙女,刘美离婚也别想带走魏家人,又说刘荣是个卖妹妹的烂人,刘美回娘家住几天就给她找到了下家……骂得实在太难听,李凤听到转述,都能想象那画面。

    幸好魏明珠考试去了,刘美则忙着去其他村收货。

    母女俩都不用去沿河村,要不肯定要气出个好歹。魏老太根本不是舍不得魏明珠,她当初恨死这孙女了,她就是不忿刘美提离婚,觉得魏家没面子,她就要折腾的其他人不好过。

    咋对付刘美?魏明珠就是刘美的命根子,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