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6章 跳楼事件背后的隐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光明区老年大学改造项目,一共花费了两千一百万,其实不算什么大工程。

    但这种工程,又是腐败分子最喜欢的。

    上亿的工程,需要各种审批审核,监管也比较严厉,需要打点的人太多,利益不容易分配。

    几百万的工程,油水又太小,贪多了还容易弄出豆腐渣的问题,没什么意思。

    而千把几千万的工程,主管领导的话语权很大,监管又偏松,最是恰到好处。

    老年大学改造项目的中标方,是一家名叫致远建筑的皮包公司,老板何致远是时任光明区长杨辉光的小舅子。

    何致远根本不会干工程,通过暗箱操作拿下标的后,以一千八百万的价格转包给了另一家公司,海光建筑。

    海光建筑的老板廖海光也没干,而是把项目分成五份,又分包给了五个工程队和包工头,而且要求他们全额垫资。

    施工方垫资,属于行业惯例,大家想着是政府工程,不怕拿不到钱,也就没有异议,全都答应下来。

    很快,项目完工了,并通过了验收,但廖海光拿到工程款后,却没有立刻结算给工程队和包工头。

    而是声称:政府的钱没到位,要三年之后才能结算工程款。

    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很明显了。

    甲方政府给了钱,乙方何致远靠关系赚了三百万转包费,丙方廖海光虽然没赚转包费,但他想吃三年工程款的利息。

    至于工程队和包工头们,也对此事心知肚明。

    那就老老实实等上三年呗,谁让人家有关系呢。

    问题在于,仅仅过去一年半,区长杨辉光就突然被调走了,而丁义珍成了新任光明区长。

    这个变故,让工程队和包工头们起了心思,他们害怕夜长梦多,便一起去找廖海光,希望能提前拿到属于自己的工程款。

    结果廖海光一口咬定,自己还没有拿到钱,必须等到三年期满再给。

    屡次讨要不成,工程队和包工头们心里起了怀疑,有没有可能,廖海光是想把工程款据为己有。

    于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去找丁义珍,希望政府出面,把工程款要回来。

    哪知道丁义珍也是个大腐败分子,他表示:帮你们要工程款可以,但不能白帮,每个工程队要给他五十万的信息费。

    其中四个包工头为了落袋为安,都把钱给了丁义珍,并顺利拿回了工程款。

    但剩下那个名叫徐伟的包工头,却犯了难。

    他的实力最弱,这次拿到的工程也最小,只有一栋造价三百万的附属楼,可以赚到大概七十万。

    再除去垫资的成本,纯利润也就不到六十万。

    如果给了丁义珍五十万,几乎和白干没什么区别,实在不甘心。

    想到自己忙里忙外那么久,到头来才赚几万块钱,而那些贪官嘴巴皮子一动,就能赚到几百万,徐伟心理失衡了。

    脑子一抽,犯了个大错误。

    他写了两封举报信,分别寄给了当时的京州市委书记姜万龙和市长李达康,把丁义珍和杨辉光全告了。

    姜万龙是杨辉光的后台,看完之后,直接把举报信交到了杨辉光手里。

    至于李达康,压根就没打开举报信……

    如此一来,徐伟便捅了马蜂窝。

    虽然丁义珍和杨辉光没有立即展开报复,但也做了相关的布置。

    一个多月前,三年之期到了,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