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这种惊心动魄,流淌在一封信的字里行间,如果没有切身的体会,是极难著就。
可为什么,自己会觉得,“匿名者”又可能还活着呢;
时间流逝,每一天都在为目标而竭尽全力,脑海中的事务繁重如山,偶尔,在思维少有闲暇时,方然就会想起那位神秘的“匿名者”。
困惑是短暂的,他很快明白,自己与其说是凭直觉,认为这个人可能还在人世,
倒不如说是希望如此,自己,希望“匿名者”依然活着。
按理说,一切心怀永不下车之念的人,都是同类,是注定会彼此争斗、为“那个人”的位置而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身为追寻者之一,他本该希望所有竞争者都人间蒸发、横遭不测,至少也是越少越好才是。
可是另一方面,想到人类文明那宿命般的未来,方然又不禁心生迷惘。
如果,仅仅是如果,“匿名者”这样的家伙会一直活着,他,或者她,面对文明浩劫降临、即将万劫不复的大趋势,会不会能想出什么办法,可以让人类文明,继而也就让“那个人”摆脱宿命般的消亡。
匿名者的头脑,眼界,分析洞察力,乃至信息技术领域的实力,都比自己更强大。
如果这样的家伙,面对危局,都找不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自己,又凭什么能找到应对之策呢。
……
未来,文明的宿命终结,如一大片天边的阴云笼罩在方然心头。
即便看上去,那阴云还十分遥远,在如此之远的距离上观察,也没办法看得真切。
但年轻人的内心深处,却清楚无误的知道,那片阴云,是真实存在的,终将有一天会飘荡到头顶,降下毁灭一切的灾难。
念及至此,往往心中隐约不安,这种情绪促使着方然的行动,让他在工作之余,仍然保持起码的敏锐触觉,在明面上为IBM争取项目、暗地里解析APOS次级节点的忙碌之余,留意那研发中心高墙之外的世界。
墙外的世界,自从去年造访杰克逊维尔,一年多时间里方然和Emily都没再造访过。
用不着外出切身体会,通过网络,方然对联邦社会的观察未曾中断,所见所闻,对现状的把握,也比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人更全面,更深刻。
正是通过这一天天的观察,渐渐地,他消解了心中的某种忐忑。
新时代的奴隶制,独创也好,借鉴也罢,总之今天的联邦社会正是这样的一种形态。
但这种表面上十分稳定,由顶层、奴隶与奴仆构成的三元体制,究竟会不会长期延续下去、甚至成为人类世界的新常态呢;
耳闻目睹的现象,加上思考,让他确信这担心并无必要。
“新时代的奴隶制”,正如出现在几千年前的奴隶制度一样,注定无法永恒,也绝非人类文明的终末态。
与残暴血腥的奴隶制度一样,新*奴隶制,也终将被历史的周期律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