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属于考古学的文化范畴,上承凇泽文化发展演化而来。按照对良渚遗址出土物所做的物理炭14测年法,距今约5300年~4300年,也有晚于4000年的良渚遗址被发现,学术界取是按中间范围取值,不可能做到完全精确。
良渚文化最早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最早的发现者施昕更。上世纪50年代环太湖地区的考古工作有诸多发现,先后发掘了上浦马桥、无.锡鲜鱼墩遗址。1959年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乃先生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1973年草鞋山良渚文化精美玉器的出土,更是将长江流域的玉文化一下子提早了上千年,堪称我国南方灿烂文明的奇葩,成为全世界玉器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终极藏品。
然而良渚文化古玉的仿制品,却也如影随形,一直在困扰着良渚古玉的收藏爱好者,早期仿品在宋代已经出现,帝都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件宋仿的神人兽面纹良渚式玉琮。
张天元拿着手中的玉琮,对那持宝人说道:“这个叫玉琮,你知道吗?”
“什么是玉琮?”很显然这个持宝人对于自己手里的东西并不懂。
张天元笑了笑道:“玉琮在古代,主要被统治阶级作为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而这种祭祀仪式在清代仍然存在。西周时期的著作《周礼.考工记》记载,琮作为礼器用时,它的大小规格应与其主人地位相匹配。这一点,考古学家从众多出土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主身份越显赫,殉葬品中的琮、璧就越多,似乎要显示生前的荣华富贵。玉琮用于随葬能说明墓主原有身份,成为其在各部落中权利和财富的象征,也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的一种葬制。”
“哦,是这样啊。”
“这件玉琮呈黄白色。有规则的暗黄色瑕斑,纹饰繁复精致。形为方柱体,内圆外方,通高8.8厘米。上下端为圆面的射,射径17.1至17.6厘米,正中有对钻圆孔,孔径4.9厘米。重达6500克。跟曾经发现玉琮王几乎是一模一样。”张天元接着说道。
“什么,玉琮王?”一旁闲着的马雍听到张天元的话,急忙就探过脑袋来看。
那件玉琮王他以前去江浙的时候见过,虽然工艺上来说,当然没办法跟很多后代的作品相比,但是却充满了神秘气息,现在居然在华夏之宝节目上遇到了一件同样的东西。他能不惊讶吗?
“马老,您来看看,根据我的判断,这东西应该是良渚文化时期的作品,不管是做工还是特点。都与那个时代特别相符,最重要的是,它和之前发现的良渚玉琮王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上面的图案稍有不同,我觉得应该是一对。”张天元解释道。
“我来看看。”马雍拿过那玉琮,其余几个人也都凑了过来,仔细的鉴赏。
这几位专家虽然并非玉器专长。但像这种比较有特点的玉器,他们还是有所涉猎的,在鉴赏了一会儿之后,马雍就捋了捋胡须道:“天元,你说的没错,这东西与我之前见过的玉琮王非常相似。只是图案上略有差异,好像真得是一对,而且这玉器也不像是作假的,应该是古玉器。”
“我也是这个看法,小张老师你是怎么判断的?”秦牧问道。
张天元想了想道:“你们大概也知道吧。我是学考古出身的,所以对于考古学方面比较擅长。”
“没错,这个跟考古学有什么关系吗?”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当然有关系了。大量考古发现显示,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州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史前玉琮以苏江南部和江浙北部的良渚文化遗址、墓葬出土最多,甚至成为良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苏江北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安州薛家岗文化、东山、北河、晋州等省的龙山文化、以及东广石峡文化和其它史前遗址墓葬,也偶有玉琮发现,不过数量都远较良渚文化为少。由此可知,玉琮的分布中心是在江南一带,而且大多数都出自于良渚文化。”
“洛州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出土一件残玉琮,由于过分残破而且图版不够清晰,形制纹饰都难于辨别。有的考古工作者将二里头文化大约在夏,商时期的玉臂环称为琮,显然是不恰当的。陕州红城发现的玉器不限于琮,尚有其它种类。但全部属于收集品,年代不一,可能包括夏代、商代及周代。红城玉琮的形制接近良渚文化玉琮,故有可能是夏代遗物,当然了,也不排除是更早的遗存。”
“商代玉琮的发现,出自洛州、西山、东山、川州等地的商代墓葬或祭祀坑,其中以殷墟妇好墓和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稍多。如果考虑到经过发掘的商代墓葬和窖藏为数较多,则出土的商代玉琮之数量,相形之下便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一事实说明:在商代,玉琮已不流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