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随笔】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55、梦中的,城里人的“乡愁”
顾雪林(京城翎管王)
什么叫乡愁,文学一点的讲法,应当是对故乡的依恋和回忆!为什么有依恋,因为故乡有些让人难以忘怀的景物和回忆!
人越老,离家越远,这种乡愁的回忆往往越清晰,越难忘!
吟咏思乡愁绪的诗词特别多,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历久不衰。在唐诗中更是俯拾即是。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这首《回乡偶书》,一般大家仅熟悉收入《唐诗三百首》之“少小离家老大回”这四句,殊不知其本身也是一首组诗,后面还有续篇,描写贺知章返乡一阵子后的感想,其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后面四句尽写贺知章归乡之后,访问旧友、观览故园景色的感怀,诗人数十年的离乡背井,山川依旧在,但“近来人事半消磨”,人事已改、亲朋不在,喟然下只能呆然望着春风一阵阵吹拂着门前湖水,激起涟涟细波。贺知章后半篇诗虽不如前篇铿锵,但气氛一转,景物交融,情感益发深邃,朴实中带着深情。
如今,我更喜欢读贺知章的那下半句诗,沉浸其中!
人们读散文,常能看到一些描写农村的乡愁,那个小村子、那条小河,那一片桃树林、那铁锅和灶台、那盛在旧瓷碗里的小米粥......还有,父亲抽着闷烟,传来的咳嗽声;母亲的在灶台旁刷锅洗碗,和那一声声的叨唠声......有时,我也常会为这些描写得真挚动情的乡愁,掬一把泪!
我常常想,我们这些从小出生在城里的人呢,我们也有“乡愁”吗?
小时记忆中的bJ:是西院机关大院幼儿园中的蘑菇池、舞厅食堂、露天剧场、西苑小学、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西苑商场、西苑小街(一个从我们院通往颐和园的小村子)、颐和园中的昆明湖、圆明园扇子湖(在一亩园东,扇形湖,原为圆明园中的湖泊,前些年为了盖农贸市场给填平了,可惜!近日似乎在修复中)、荒凉的没有围墙的圆明园、101中学、32路公共汽车、中关村科学院、民族学院、白石桥太平湖、动物园、莫斯科餐厅、西直门城楼等。
那时,坐着32路(今332路)公共汽车进入西直门城楼总站,我们就算进城了。1970年以前,西直门外、bJ城外,都算郊区,到处是一片片的稻田,盛产着名的京西稻,我们学农劳动,常常下稻田,帮助农民伯伯收稻子、捡稻穗。
这样的记忆,一直持续到1970年,那一年,bJ要修通二环路,同时要修二环路地铁,大批基建工程兵从全国各地来到bJ,拆了bJ城。当时,我眼见着:西直门城楼被推平,残砖剩瓦被堆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大土堆。我可以爬到土堆的顶上,眺望bJ城,再往西看,可以看见颐和园的佛香阁。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