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短篇纪实(上)】颐和园旁的那院和那群孩子(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短篇纪实】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60、颐和园旁的那院和那群孩子(上)

    顾雪林(京城翎管王)

    我写这篇文章,是想用孩子的视角,看很多年前,孩子眼中的世界!

    (马未都曾写过一篇文章,谈“大院文化”。在我眼里,1955年出生的马未都,还是个孩子,甚至王朔、冯小刚、姜文等人,也不过都是比我小的孩子。我搞收藏,也曾在bJ的一些古玩市场和地摊见过马未都,彼此不熟,但打过招呼。那时他瘦瘦的,绰号叫”瘦马“。后来,也是看到马未都写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现在的收藏家都浮出水面了,我很惊诧!你自己浮出水面去做”文化名人“,怎么能说大家都浮出水面了呢?)

    在上世纪60年代初,在bJ西直门坐32路公共汽车,往颐和园方向开,在西苑站下车,向南望去,是一大片稻田,稻田的南边是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的一片红楼。在西苑医院的西边,是一条小河,河的西边是一条小路,小路的西边是由南往北的五座两层筒子楼,据说是清末清兵新兵营。大楼的西边是一大片灰色的围墙。这是我对这所大院最早的记忆!

    有筒子大楼的北院,叫北一院,当时,北一院的东边有五座筒子楼,西边也有五座筒子楼。对面叫南一院,东西各有六座筒子楼。南一院西五楼和西六楼,是当时的一所小学。

    大院的南、西和北面,被一条小河围绕着,四周是铁丝网,只有东面是灰色的围墙。大院的南面是六郎庄,西面毗邻颐和园,北面有一个日军占领时留下的圆形水泥碉堡,碉堡的河对岸,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街,小街上住着不少老bJ的居民,由东向西通往颐和园,在小街的最西头,是当时的颐和园小学。据说,这条小街上住过《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在此写下“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晚年家况。

    据能看到的零星回忆录,这里在日本侵华时期,是日军宪兵集中营,关押过中外战犯。日本战败投降后,这里是国民党日军战俘改造营。

    建国初期,北一院和南一院曾是“华北革命大学”所在地,之后,华北革命大学分出了中国人民大学、bJ外语学院等陆续迁走了。华北大学的一部分直到1963年才彻底迁出,迁出前,因为学生很多,沿西墙(大院的东墙)盖了很多厕所,臭气熏天,我们孩子们称之为“茅房大学”!

    当时,南二院还有几座日军留下来的红楼。另有南平房,是几座由东向西连成一片的四合院。

    大院里有一个很大的坡形的露天剧场。露天剧场的东面原是一个舞厅,后来改成舞厅食堂。露天剧场的北面,是绿树成荫有蘑菇池(幼儿游泳池)的幼儿园,蘑菇池有蘑菇造型的喷水装置而得名。

    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我幼儿园婴儿班(3岁)是在bJ交道口的“大兴县胡同幼儿园”上的,记忆中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四合院,一个模糊的记忆是,每次上幼儿园,我总是坐在大轿车上看着车窗外的bJ。每次车一进西直门,我就知道,快到幼儿园了。

    小班时,我来到大院的幼儿园。那时,幼儿园只有一片北平房,中间是一个大礼堂兼饭厅,两边是幼儿教室和卧室。1958年,在幼儿园的中央盖了“蘑菇游泳池”,一时间,成为幼儿园的标志。1959年,在幼儿园的南面盖了一排新的幼儿园活动室和宿舍,室内装饰非常漂亮,我们曾到里面参观过,可惜没有机会入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