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短篇纪实(下)】颐和园旁的那院和那群孩子(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3、成堆的白薯、打黄羊、古巴糖和伊拉克蜜枣

    某个时期,家家不定期都能分到一大堆白薯,我们家主要是煮白薯粥喝。那时要煮一大锅白薯粥,我们孩子几碗下去,很快见底,孩子们还没有喝够,妈妈就只好把白薯粥越煮越稀。那一大堆白薯,也是过不了几天就吃光了。现在想想,那时肚子里没有油水,再有,我们几个孩子也都太能吃了。

    大院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决定组织一些枪法好的人到NmG打黄羊。我曾经看到用摩托车运来的成堆的死黄羊,后来也应当吃过黄羊肉,但吃的肉里那一块是黄羊肉,我一直也没有搞清楚,所以,至今说不出黄羊肉的味道。

    母亲在延安时期的老战友黄叔叔从古巴运回中国一大批古巴蔗糖。一天,母亲兴奋地拿回家两大牛皮纸袋的古巴红糖,购买这些古巴糖不需要凭票,让我一次吃了个够!因为黄叔叔知道我喜欢集邮,还多次从古巴给我寄回漂亮的古巴邮票,这些古巴邮票,至今还静静地躺在我的外国集邮册中!

    那些年,还有一件让我记忆深刻的事,就是吃到“伊拉克蜜枣”,这些伊拉克蜜枣是做成果脯样的,也是曾在一个短的时期大量供应中国市场。这些伊拉克蜜枣是怎么到中国的?背景我至今也不清楚!

    4、脖子上挂钥匙、吃食堂和那张千万不能丢的饭卡

    自从幼儿园毕业,我们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就结束了。也告别了吃肉松、吃水果、吃水果糖,吃松软的白馒头的日子。

    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是个脖子上挂着钥匙,午餐晚餐吃食堂,兜里总有一张绝不能丢的饭卡的孩子!这也是那时我们大院绝大多数孩子的日常生活写照。

    在那个年代,除了上学,就是玩。那时很少留家庭作业,也没有任何补习班,老师们把功课都在课堂上搞定。留的那点家庭作业,20分钟做完。每天吃完晚饭,干部们还要到办公室加班,往往要加班到晚上9点以后才能回家。大院就是我们近千孩子的乐园,女孩跳绳,男孩捉迷藏,拍三角,玩弹球,捉蛐蛐,粘知了(蝉),或者和院外的小孩打群架。

    那时,全国的粮食紧张,实行粮票定量供应,每个人都有粮食定量,我们小学生一个月大约35斤。这个定量在今天,肯定吃不了,但在那个年代,油水很少,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这个定量根本不够吃,没有粮票,就无法买粮食,饥饿是经常的事。当然那时也有高价粮,价格往往高出正常价格很多。

    所以,我们每人在食堂吃饭的饭卡,就成为绝对不能丢的东西,我们往往制一个小袋子,把饭卡挂在脖子上。饭卡上有很多格子,一页分为粗粮(玉米面)和细粮(大米白面),一页是钱,分为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等,都有一定的比例,吃完了,这个月就得饿着。丢了,更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

    5、打鸡血、喝红茶菌和“饮水疗法”

    在某一个时期,中国大地上,突然流行“打鸡血”、喝“红茶菌”和“饮水疗法”。

    我从小身体不好,患有慢性肾炎。一天,母亲买了两只肥壮的大油鸡。从此,每个星期,我都会抱着一只大油鸡,到大院卫生所“打鸡血”。卫生所外,排着一长队,很多老头和老太太都抱着各自家的鸡,站在队伍里。轮到我打鸡血时,女护士熟练地把我的大油鸡的鸡翅膀往后一别,把鸡翅膀底下的毛拔光,涂上酒精消毒,然后从鸡的血管里抽出一大管鸡血,打入我的臀部,每次都打出一个包,很痛。晚上睡觉时,浑身燥热,夜不能寐,浑身发烫,好像发烧一样,折腾一夜,到黎明时分,才能缓缓入睡。我打了大约半年的鸡血之后,一天,母亲让我停止打鸡血,据说bJ发现鸡瘟。从此,我再没有打过鸡血。

    那时,还流行喝“红茶菌”。“红茶菌”又名海宝,是一种像海蜇一样的东西,泡在茶水里,泡久了,有一种酸甜味,喝时放上一点白糖,还是比较好喝的。我前后喝过好几年“红茶菌”,之后到工厂参加工作,忙起来,就顾不上养海宝了,渐渐的也就放弃了。

    “饮水疗法”是我一直坚持至今的养生方法,据说可以治百病,想来,也是吹牛呗。“饮水疗法”比较简单,每天清晨起床,一口气喝三大杯凉白开水。这个方法我坚持至今,别的好处没看出来,只是我的头发至今是黑的,不知是遗传因素?还是因为我坚持“饮水疗法”?好在不麻烦,也就没敢停。

    (全文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