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回忆往事】 我在新单位的第一次上班 ——记我工作以来“3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务室,发给我一个月的60元补助费(每天2元),校领导特别说道:“你的工资在你们厂照发,这是学校单发给你的生活补助费,你以后每天还有班主任补助费,每天1元钱;实践课老师补助费,每天0.5元;伙食补助费,每天1元。”我心里暗自高兴,粗算了一下,我工厂的工资一个月46元(轻工业四级工),加上学校发的钱,一个月挣100多元了(折合今天的元左右),嘿,我发财了。

    校领导说:“你被分配到我校八班(电机班)当班主任,兼任电机课实践指导老师。”说着,校领导把我带进八班。我刚一进门。只听一声:“起立!”全体学生起立,吓了我一跳。只见校领导温和地说:“同学们,请坐,我给你们介绍一下你们班新来的班主任......”

    从此,我堂而皇之的,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在之后将近4年多的时间里,我在这所学校,一直被称为“G老师”,先后担任八班和七班的班主任,拥有了前后教的两个班(八班和七班)的80多位学生。

    3、第一次到国家部委直属单位当国家干部

    1984年7月,我经过一番考试,进入中国教育报,担任人事处小科员(办事员)。

    7月18日,我第一次来到位于西单大木仓的教育部大院,教育报人事处的干事王德琳领我走进红星楼的二层,在东头的一间20多平米的高大的办公室(人事处)里,见到了报社社委、人事处长(兼管办公室)齐振德。我落座和齐处长谈了一会儿话,只见报社财务室的会计单雅琴进屋找齐处长商量工作,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单雅琴,她30岁出头,穿一件浅花格的确良短袖衫,人长得漂亮,行事干练,说话快言快语,她问我:“你是新来的?”

    我说:“是。”

    单会计又问:“你分在哪个部门?”

    我笑着说:“我就分在这个部门,分在人事处。”

    单会计也笑了:“哦,那我们以后就是同事了,欢迎你。我们财务处也归齐处长管。”

    我说:“谢谢你,请问你贵姓?”

    “我姓'单',就是西单的‘单’字。你就管我叫小单好了。”

    接着,齐同志让小单领我到各个办公室转了转,单雅琴成为我认识的报社里的第一位普通同事(除了齐振德和王德琳),这一天,我还认识了财务处的于艳青;办公室的马慧、殷红宇;党办的李敏清;图书室的戴建梅、徐军、钟明;编辑部的同志也见了不少,只记住了《人民教育》的刘堂江、喻让、程淑华、高奇、王友盛和张红菊;中国教育报总编室的李恩,新闻部的宁守合,基础教育部的郑保生,高教部的边庆利、杨小舟、姜乃强、刘微,文艺部的曲克基、周玲玲;《高教战线》的陈浩、李长征、龚映衫、王革和孙青青等。

    回到人事处办公室后,齐处长让我到教育部主楼二楼的人事司五处,找麻副处长,领报社的166份人事档案,取回来进行换袋整理归档。我分三次抱回了这堆档案,开始换档案袋,整理档案。(这个工作持续了好几天。)

    下班时,我随着红星楼的人流,走到了停车场,坐上了教育部发往清华大学方向的班车,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从此,我从一名老师,变成了教育部直属新闻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开始了自己30年的新闻工作生涯!先后任中国教育报社人事处主任科员、记者部主任助理、成人教育部副主任、新闻部副主任、外国教育部主任(主编《打开世界教育之窗》一书)、社会周刊部主任、文化社会部主任、《中国教育报》编委、副编审;兼任《中国教育报》培训中心主任;2013年退休,曾任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会长,参与主编丛书《中国百年老校》第一册和第二册。该丛书现已出到第四册。

    (2022年6月3日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