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姐姐回来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随人愿的事情,不是时刻都有,幸运之神也不会时刻伴随着任何人。

    有句话很流行。

    上天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它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打开一扇窗,无论是多么糟糕的东西,世界都为其预留了位置。

    反之,在打开窗的时候,同样也关上了一扇门,但位置依旧在那里。

    存在即为合理,就是这个意思。

    春节是农历新年,历史悠久,是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传承的瑰宝之一,年终岁首。对于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而言,均有着极其特殊且重要的意义。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全国各地在春节期间根据不同的风俗习惯,开展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

    南方和北方因为气候、地域、生活方式等差异,在庆祝活动和形式上也有明显的区别,甚至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也会有所不同。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加研究,我在这里不多赘述。我只讲一件家乡最为有意思的事情。

    那就是在年三十晚上,一定要吃包了硬币的饺子,吃出硬币的人寓意来年大吉大利,一定会有好运气。

    所以好多人为了吃出饺子里的硬币而不停的拓展自己的“胃部肌肉”,让它容纳的更多,甚至超负荷运作。

    孩子们更不用提,用尽浑身解数,一定要吃出硬币为止。

    好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过年吃到硬币“绞尽脑汁”,还煞费脑筋的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孩子们“顺理成章”的吃到他们心中“梦寐以求”的硬币,还要经过各种桥段的铺垫和伪装,让孩子们误以为是预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事。

    有的父母是在包饺子的时候就做好记号,到时候要装作“若无其事”的将那个带有硬币的饺子放到孩子碗里。

    最为开心的一刻就是看到孩子们吃到硬币的时候那副手舞足蹈的神情和表现。

    “哈哈,我吃到啦,吃到啦!”

    孩子们兴奋的笑声和叫声才是父母最大的安慰和幸福。

    当然,不论是谁,吃到硬币也会成为所有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二大爷今年过年吃出来两个硬币呢!”

    “就是就是,我二叔人家本来就命好,干啥事都是顺顺的,没有一点能难倒他的事情……”

    “哪里哪里,别看你人小,还挺会夸人的,你二叔哪有那么大本事。嘿嘿……”

    “二叔,你可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呢!我经常和别人提起你,说我二叔本事可大了,‘手眼通天’,啥事在他的眼中都是‘小菜一碟’……”

    “哈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把你二叔我都夸上天了,小兔崽子,以后有啥事随时给二叔打电话,二叔给你解决!”

    “谢谢二叔,我年前刚辞了工作,没有生活来源,想和你借点……”

    “哎呀,今天吃饺子好像没怎么嚼,可能把硬币咽到肚子里了,有点不舒服,去个厕所先……”

    “哈哈哈……”

    甚至有的人还会因为过年未吃到硬币的饺子而失望许久。

    这里要爆料一下,我家还有更有意思的活动。

    我的母亲现在为了她的孙子能吃到硬币,以最为“简单粗暴”的方式,每年的春节会在所有的饺子里面全都包上了硬币。

    母亲虽然年近古稀,但处理问题的方式一如年轻时“女汉子”般雷厉风行,仍旧“快刀斩乱麻”,直截了当,毫不拖泥带水。

    所以,春节在我家,根本不会找到没有硬币的饺子!

    用母亲的话说:“希望我们全家人都平平安安,幸幸福福,来年都有好运气!”

    母亲的这一行为完全改变了家里以往吃包硬币饺子的传统,反而是在儿子沁沁组织策划下,将家人分成几个小组,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吃硬币大赛”,哪个小组吃得硬币最多就会获得最后的冠军。

    毫无疑问,沁沁无一例外的会选择和我一队,因为父子俩“天衣无缝”的配合,再加上在他的老父亲绝对“食力”的释放下,完全可以碾压家里所有人。

    当然,老父亲帮助沁沁“夺冠”后一定会哼哼唧唧的躺在床上,嘴里念叨个没完没了:哎呀,吃多了吃多了,腰都弯不下去了……

    从古至今,好多古诗词也对春节有很高的赞美:

    最为家喻户晓的一首诗便是宋朝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唐朝高适用《除夜作》表达了除夕夜“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难耐,且十分渴望与家人团聚,心怀故乡的情景:

    旅馆寒夜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

    形容除夕的诗词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是我最为推崇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我一度认为,这首诗是唐朝十分值得广为传颂的好诗之一。

    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形容除夕夜张灯结彩,其乐融融,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氛,而且在言辞格律、情景代入上,用“去”、“入”、“卷”、“舒”、“迎”、“送”等词语动态描写了季节交替、春来冬去、春风悄入、梅花绽开的美好画面。

    最后两句还以宫廷“小家”、“小我”的春节,延伸至宫外“大家”、“天下”的春节,全面对举国同庆的热闹气氛进行延展,极度舒适的画面感蕴含了家国天下的高尚情怀。

    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