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原料制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冲击形成了大型的陨石坑,因为密度大移动的可能性小,所以应该千万年以来,一直留在陨石坑底部。

    这种原材料,在较大陨石坑中发现的几率比较大,找寻的重点方向,就应该落在陨石坑底部。

    第二、如何将原材料进行封装。

    原材料因为高密度的特性,如果体积很小,普通的物质将无法进行包裹。

    参照渡波文明提到的,晶体能够使用碳纤维网进行拦截,前期的原材料封装,同样可以考虑使用碳纤维网。

    另外,将材料进行吊装,也是一大优势。

    虽然是在月球,进行操作看似不便,但是月球的相对较低的引力环境,让材料的吊装及装船将更为轻松。

    现阶段,建造月球基地留下的大型设备,进行抗低温改造。

    理论上,能够满足材料的吊装和运输功能。

    该项准备工作,需要完善的就是,开始在地球进行高性能碳纤维网的制作。

    第三、如何将封装的材料进行运输。

    这一点对于林觉远多轮的火箭设计者来说,是相对最简单的一步。

    这里最大的难点,月球也帮了个忙。

    现阶段飞船的推力问题,一直困扰着地球的,而月球的低重力环境,让原材料直接从月球开始运输,变的比从地球升空要容易很多。

    但是高密度材料,可能对飞船的安全造成影响,是林觉远所担忧的。

    为此,他大胆的进行了一下设计,即原材料的运输,不使用传统的,装入火箭的模式,而是外挂式。

    他的设计,是将已经封装的原材料,再转入一个巨大的碳纤维网中。

    这个网,稳定在运输飞船上,飞船起飞带动巨型碳纤维网,而网中的封装原材料,跟随与飞船一起运动的网,一起进入空间飞行。

    太空中,这种运输模式,就如同地球的深海捕鱼船撒网捕鱼。

    船在航行,拖拽着网,而网里是捕获的鱼。

    林觉远这一串的奇思妙想,让项目组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巨大的困难,一下子都有了一个个明确解决办法,项目组再次进行了细化分工。

    分为探采组、封装组、运输组三个职能小组。

    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以及林觉远的设计进行小组再分工。

    将各个运行节点进行了明确,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关。

    一种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感,让各小组人员,开始全情投入的进行问题思考和处理。

    肖军带着官天,旁听了林觉远的奇思构想,他的部分设想和林觉远不谋而合。

    针对前面已经送来的原材料的方式,肖军开始思考如何做好对接,运用好送来的原材料,进行晶体的生产和再收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