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会长伊恩给安迪介绍:“那个老头是伦敦最大的棉纱收购者,自己名下也有棉纺厂和织布厂,叫扎克。那个和他斗嘴的是伦敦的一家大型织布厂的老板,叫艾博。”
安迪很快想明白了,自家除了棉布还出产优质棉纱,棉纱这一块的人自然是要敌对自己的,因为自家出产的机制棉纱质量好,而且质地均匀。
而纺织厂的老板,因为可以购买优质的机制棉纱生产价格更高的四十支棉布,和自己的生意合作多过对抗。
优质的四十支棉布英国本土消化不了,还可以出口到欧洲乃至殖民地去。不愁卖的。
能参与这个协会的,自然也不是有台纺织机就能参加的,只有伦敦的棉纱和棉布大中型厂主,才能拿出这份会费。
虽然他们在纺织业中不是那大部分,可是他们占据的市场份额的确是大部分。
艾博:“还有更多的优质棉纱嘛,我都要了。”
安迪:“我那里棉花不够用了。如果有棉花的话,优先给你棉纱。”
伊恩:“我要说的是,不许私自提高棉花的收购价格,伦敦的棉花价格是协会定下的。要改,也只能由协会改。”
艾博:“你放心,会长。我不会出格的,我在法国有些门路,能运进一些棉花来。”
能搞来棉花就是好人,安迪和艾博商量了一下,以市场价拿棉花,然后一半的机制棉纱以现在的市场价卖给艾博。
还有几个棉布纺织的厂主,也纷纷和安迪这里达成了卖棉花买棉纱的口头协议。
棉纱厂主那边都黑着脸,他们认为自己的利益被出卖了。
不过安迪等人的行为并没有违反同业协会的规定,不爽也没办法。
而且棉纱大多数是城乡的家庭妇女们纺织的,这些人以收购棉纱为主,自己有个厂子只是为了能得到《济贫法》中那些不用工资的孤儿学徒工们——棉纺行业是最容易让儿童和妇女参加的。
这个时代的棉纺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没有大量的低薪水工人是没什么利润的。
后来英国人在北美的殖民地大量用奴隶来摘棉花,也不是没原因的,这一行业利润很低,但是衣食住行,作为基本需求生意的量又很大。
纺织厂对安迪的意义就相当于现金流,如果棉纱足够,每天纺织出的四十匹到五十匹棉布,就能给安迪带来八十到一百英镑的现金收入。
当然这不是纯利润,不过棉布生意除去进货价格和工人工资,以及蒸汽机烧煤和作坊租金等,一百英镑里面的纯利润也有六十五英镑。
而且还有出售机制棉纱的收入,这一块利润稍低一些,不过机制棉纱的生产效率也远超过手工纺纱的效率,卖掉每天一半产量的机制棉纱,大约能带来三十英镑的纯收益。
不过接了这么多的棉纱订单,看来还要上第三条棉纱生产线。
棉纱业主们在这次同业协会中也不是毫无所得,最后协会经过协商,买了或者以后准备买机制棉纱的成员们都同意以后不会生产三十支以下的棉布。
也就是,传统的棉纱还是可以用来生产二十支和三十支的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