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联想能力非常宝贵,也能让周至拥有许多别人没有的乐趣。
比如后来周至就喜欢坐在蜀都的老茶馆里,看着外面街上的人来人往,猜测他们之间互动的前因后果,脑补出他们之间的对话。
再到后来,这种能力变成了对美的欣赏直觉和文字创作能力。
这种能力,无论是四表舅,还是干爹干娘,都将之称为“灵性”。
车过枣陵桥,周至从车上跳了下来,和大家道了别,他还有事情,要去四表舅那里一趟。
进入兰香习习的小院儿,悄悄推开四表舅书房的大门,动作非常的轻缓。
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大多数的字画古籍修复工作者,都有心率不齐的毛病,这个毛病就是因为该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专心致志,一点小小的外界干扰都很容易造成惊吓带来的。
大门一点点的打开,四表舅和四舅妈在巨大的书桌前细致地拼合着一幅卷轴,他们身后是一张巨大的板子,板子上贴着一幅尚有残缺的画心,正是石延年的《筹笔驿诗》。
书画的修复,说白了就是洗、揭、补、托、全五大工序而已。
第一步是洗,工作包括去除旧裱和洗去污渍。
书画作品的核心称作“画心”,一般是一张书法的生宣、绘画的熟宣,或者生绢和熟绢,书画作品是直接创作在其上的。
其后作品会给加上托纸和背纸,再加上装裱,制作成卷轴以供悬挂。
除旧裱的工作,就是将原来的古画拆除掉卷轴,绫裱等外围物件,只留下画心,托纸,背纸一体的书画核心部分。
这部分是粘贴在一起的,如果有损毁、断裂、腐蚀、虫蛀等“病症”,一般都是一起发生的。
因此除旧裱的动作,除了去除外围装饰以外,需要将核心部分用水浸湿,使之变得柔和绵软,可以伸展之后,在桌面上铺上修复用的底子,再将画心放置在修复框里,一点一点拼合被水浸泡的作品,利用水的浮力和张力,将碎片化的古画一丝不差地恢复成原作的模样。
这一步常常会发生错误,比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在修复的过程中,有一头驴就给修复错了头部的朝向,后来成了一桩著名的公案。
将图画或者书法重新拼合好之后,盖上一层面纸,便进入了下一步,洗去污渍的过程。
之所以能够这样做,那就是中国书画的独到之处了。
中国书画,书法用墨加了胶,然后反复锤炼,最终得到的墨锭磨出的墨汁在书写到纸上之后,就能够做到遇水不散。
包括绘画颜料同样如此,纸上往往会用矾进行固色,有时候多达十几次。
作品完成之后,不管再过百年千年,遇水都不会再晕散,这就是中国古代书画可以反复修复的基本前提。
一般传世的作品,每过五十年到一百年,都会重新揭裱修复一次。
去除旧裱,拼合画心之后,就进入了第二步动作——去除污渍。
书画的污渍包括许多种——水渍、霉变、虫渍、油斑……都在其列。
针对不同的污渍,去除污渍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大体上分为物理去污法、化学去污法两种。
物理去污就是将纸面用大量的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