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平南关的突袭被大夏的守城士兵给防守下来,而消息传回到北边镇西关战场帅帐的时候,恰好是吴霜降将大军撤回来之时。
杨逍。
李符。
两个名字,一时间这两个名字进入了三国联军的视野之中。
这一战的过程已经被那边的随军的文官记录下来,分别发往三国的国都自己主帅大帐。
以吴霜降的计谋,断然是不会遗漏远处的伏兵,事先已经吩咐下去。
方圆几里内一切能够藏兵的地点都巡查妥当,自然不会这样子让大夏有机会藏兵。
如今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两个负责守城的年轻将领,究竟是如何在平南关联军的眼皮底下,藏匿了近一万左右的铁骑。
吴霜降眉头微皱,双线居然都没能讨到一点便宜,而且平南关还被对方反推回来。
他从眼角的小锦囊里取出几枚蚕豆,放在嘴中嚼动,心中也开始思索新的计策。
熟知吴霜降的将领们知道,这时候不能出声,等着吴霜降出计策就好。
沉默中中人只能翻看安插在大夏国内谍子穿回来的密报,上面写了李符、杨逍两人的过往经历。
细无巨细。
甚至出身、师从等都写尽,当然武举之事终究是绕不开,笔墨描写极重,关于两人大战更是占据了整篇情报四分之一的篇幅。
同时看密报的将领心中不由骂道,这大夏皇帝怎么这么好的运气,这种人才都被他寻到了。
李符的档案只上,甚至有用朱笔批注的善用奇兵的批注。
至于这些字,是个人所写,珍贵程度,恐怕只有吴霜降、孙先生在内的兵家之人才能清楚了。
而孙先生的另一份修炼之上,又添增了两个名字,在这上面还有杨素和杨昭的名字。
只不过新写的名字字号小了一些,位置也是比较底下。
重视程度不如其他,还有待考究的意味在里面。
吴霜降片刻后蓦然开口,而后一条条新的计策分发下来。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双方关于吴霜降的计策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不下十场的战役。
双方的伤亡也随之上升,战报传回各自的国内,参战四国的百姓每天都在讨论。
朝堂之上,杨昭也是诏令频下,都是相关的政令。
大夏可以说从上至下,都在支持这一场战役。
如果说大夏与大周的一战,是扬眉吐气的一仗。
那如今一挑三的大夏,可谓是翻身,重新走向曾经那个辉煌大夏的一仗。
所以无数的大夏百姓都在关注,甚至盼望着大夏的士兵能够赢下这一仗,还要赢的漂亮。
双方在镇西关外,所折损的士兵接近十万人,不断来回的征战,光是为了从地底进攻,大魏那边就已经挖了三十余条地道以进行进攻。
好在杨素这边也是战场的老油子,派了几名耳力过人的士兵,贴在墙根底下听着地里的动静。
之后不断挖隧道,在地下进行围拦堵截。
双方在地底下的战斗也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