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模仿过别人吧。
小时候学发音;大一些学说话,组织语言;再大打磨腔调,个性化声线,温润,尖锐,敦厚,低沉,圆滑。
小时候学用笔,临摹公认的楷书,学写简体字;再后来学换笔,从老式包木铅笔到自动铅笔,再到钢笔、签字笔,从得力到晨光,渐渐摸索出自己顺手的款式。
学习,一道题有法一法二,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脑子想不全,老师总是会想都教到。于是开始模仿学习别人的思路。暴力带值,排除,倒推,应有尽有。
学习的开端是模仿。模仿完内化,合理使用所学到的工具,像温宁,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可以有一张这样的牌,且未必每次都能召唤的出来。
短视频平台也有模仿,仿妆,仿创意,可模仿和抄袭也还不一样。当模仿一件东西可以得到更多优质资源时,放弃底线去模仿乃至照搬,便成了蹭热度抄袭。
王美达老师说过,不建议大家画的时候抄。就是看别人分析完光影和整体明暗的素描图照着画。
顾子卿刚刷到抖音,曲靖市书亦烧仙草旁边挨着开了家弗亦烧仙草,几乎一模一样的logo牌面,字体也一样,差的就是“书”和“弗”的一竖。
本来之前看到也就呵呵一笑,转头就忘。反正自己平常不会买这种假货。冒牌货居然还敢这么招摇,跟正主正面刚。
像旺仔牛逼糖,王仔,旺子,六亿个核桃,九个核桃,农妇三拳,这些以前的老冒假案例们数不胜数,就差那么一点点,粗心的真的会不小心买走。可是这种风气真的对原创很不友好。
撇开商业界,看文创界。模仿前人的套路写书,模仿人设剧情,喜羊羊美羊羊,开心超人美丽超人,这都还算好的。有的几乎就是照抄,就是换了个人物名。
还有融梗要适当,不能侮辱人格,触碰宗教信仰的底线。黑人这个词汇就很敏感。
有人说好累啊,处处小心谨慎,想闯出名堂大展拳脚,束手束脚像穿衣服睡觉根本放不开。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什么是规矩?
不是我叫你往东你绝对不能往西的专制霸权,也不是每个个体都贴在舒适圈的墙壁上不敢迈出一步。
适当交融,被道德允许的前提。道德又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标准水域。
前天顾子卿和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说话时,谈到了年龄问题。
“姐姐。”
“你就比我大两岁,等以后就看不出来了。”
“那也是大。这是规矩,得叫。”
“真听话,乖。”
“说真的,你以后28的时候说不定会找19的女生。”
“那哪能糟蹋人家小姑娘呢?”
“-”那我是不是在糟蹋你?立马冒出来的想法被顾子卿摁回去了。
说真的,等以后30左右,别说差两岁,就是差八九岁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
正青春里殷桃小男友贝戈不就装成熟。结果有天早晨被父亲扣住,着急忙慌给殷桃订了外卖,叫代驾接人送到公司。那一天,那张脸,那身造型,真的很显嫩。
好像每个女主都要有一个成熟练达、风情万种的好朋友女配,替她收集信息。可是,谁是主角谁又说得清呢。
现实中,有人觉得自己就是焦点,无时无刻不在slay全场,可就是一个花瓶配色。有人觉得自己运气好好,像是上天的眷顾,殊不知好多人都有过这种感觉。有人有时觉得自己平平无奇,有时又觉得自己受尽关注,不时难受别扭。
尊重自己及他人的劳动成果,加油呢。
起码是自己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