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轰鸣的声响,二人走进东厢的第三间厢房。
缙黎横着九和弓,抢在前面以防不测,姬桓慢了一步,只能解下剑衣,把镇岳剑握在手里,紧随其后。
这间厢房的布置与寻常屋室没有什么区别,屏风、草席、帷幄、桌案,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
二人进到屋中,只感到地上一阵阴风袭来,低头一看,正堂的地上裂开了一道六尺余宽的口子。
口子底下是台阶,漆黑阴暗深不见底,显然是一处密道。
姬桓站在密道旁,伸出手掌探了探,风过之处阴冷至极,但又感觉这阵阵风中都是清新的湿气,毫无混浊恶臭。
“看来这就是密道入口,咱们多做些松明火把带上,以防万一。”说罢,姬桓起身向门外走去。
二人走出厢房,收集着庭院间的枯枝残叶,将它们捆在一起绑好,做成火把。
这样一连做了十几个,二人各取一半在身上背好,又用燧石点燃两具火把,一人一个。
返回到密道前,姬桓用火把比划了几下,火势依旧不减。他对缙黎点了点头,迈步入内。
“少主,还是我走前边吧。”
“短兵御敌,弓矢断后。”姬桓笑道,“我的背后可就交给你了。”
二人行进越深,光线越发幽暗,只能将将依靠手中的火把照亮。没走多久,他们转过一个拐角,拐角后面现出一道石门。
石门长宽有丈许,上面雕刻着张牙舞爪的恶兽。
姬桓在兆域图中见过这门上的兽形,也记得开启之法。他垂眼想了一会儿,将火把递给了缙黎,随后伸手在右侧的石壁上轻轻敲打起来,边敲边走,找到了一处圆形的机廓。
缙黎双手举着火把,走到近前为之照明。
姬桓借着火光仔细看过去——机廓由外环和内圆组成,外环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天”字,而内圆之上,刻的是一个小小的“地”字。
“天左旋,地右动。”姬桓在心里默念着,两只手同时搭在机廓上。他皱起眉,咬了咬牙,一手按住外环向左旋转,一手按住内圆向右旋转。
两个圆环各转满半周,只听“咔哒”一声,四面八方同时传来隆隆声响,眼前的石门骤然打开,而头顶密道入口处的石板轰然关上,光影一下子黯淡了不少。
见石门打开,两人同时舒了口气,姬桓擦了擦额头的汗,接过火把。
这个机廓的开解之法,乃是仿照天地运转的规律,这段狭窄的通道四周皆是机关利器,一旦旋转的手法,或左或右出了差池,顷刻间暗器其法,二人怕是来不及反应便会殒命当场。
两人手执火把进入石门,沿着石阶继续前行,一路上依法破解消除沿途的机关,并没有遇见什么风险。
这石台道路曲折蜿蜒,一路或升或降周环不止,更兼有几段道路,周遭狭窄压抑,有的时候直腰挺身难免磕头碰壁,让人难免心生窒涩之感。
走了约有一刻,二人跨过一道洞口,只觉得周遭豁然开朗,压抑窒息之感顿时消散,火光照不到全部,但想必也是来到了一处极为开阔的所在。
行进间还能听见潺潺水流之声,姬桓和缙黎点燃了几支火把,向四处扔去,落在近处的火把滚了几滚,照亮周围的路,而远处则传来“噗通噗通”的落水之声,火光也随之熄灭。
二人此时正站在一座石桥之上,现在他们深入地下,温度也比外界高得多,是以石桥之下水流汩汩,涌动不绝。
在周人的观念中,地下之泉,是为“黄泉”……
石桥的尽头,又是一扇巨大的石门,造型与之前那扇别无二致。
二人走上前去寻到机廓,只见这个机廓也是内外两部分,外环一圈刻着“春夏秋冬”四个字,将外环四等分,内圆上则刻有“北斗九星”的纹样,斗柄正对着下方。
下方的石壁上,刻着一行小字: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这是祭祀歌颂文王和武王的诗。”缙黎临行前新学过此篇,见到文字后脱口而出。
“嗯,没错。”
姬桓笑笑,走到近前,转动外环,将“春夏秋冬”四个字,按照左、下、右、上的位置转好,随后转动内圆的北斗星,将斗柄按照外环秋、春、夏、冬的顺序调整,每转到一处便按上一下,连按四次。
古人观测北斗星,以斗柄的指向,便可以推知四时节气。诗中所提到的方位之词,当与四个季节完全对应。
是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