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号,想来又是无事发生的一天,抢险救灾已经不需要芬克斯了,被学校组织者过来帮忙(添乱)的那些高年级学生也都陆陆续续的回了学校,等待他们的是“灾后感”的折磨
救灾过后
芬克斯又一次感觉到了迷茫,没有目标且从来不曾独立的人总希望接受命令,根本无法思考他下一步要做什么,尤其是当他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生怕自己了做错什么,宁愿什么都不做的发呆,也不愿尝试着主动思考
尽管他现在学会了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但他仍然厌恶错误,不作为即是好的这样的思想操纵着他,使他的脑子无法产生“计划”这种东西
“我该去哪里?做什么?”芬克斯迷茫的挠着脸在脑子里如此想到
(自己找事做)脑子里传来这样的意念
“哎,你终于回我了!进步了呀!”芬克斯挑起了眉头,被阴影覆盖的眼睛闪烁着光芒
(.......)
“唉...你这几天到底是怎么了...算了,你不愿意说...就当我没问吧”
眉毛又被不可抗力强制的压下
..........
芬克斯回到家脱下了沾着泥巴的鞋子,将碍事的胶皮吊带裤也一并褪下,尽管脸上都是疲倦,但与往日的疲倦不同,仿佛带上了一种活力,是一种意犹未尽的疲倦,就像在网吧玩了三天与在学校学了三天的区别
他去问了一下蔡小的意见,比亚韦斯通克中级学院大概会需要他这么一个志愿者
芬克斯明白她的意思,国宝级科学家去一所中学任教,尽管是临时的带有志愿性质的,但也必然会引起轰动,吸引一部分眼球,毕竟讲课这种事情不比当农夫
20岁抢险的志愿者哪里都是,没有入职门槛,20岁的志愿任教,那你不把身份拿出来是不可能的了
说到任教,罗文区的教育体系比较奇怪,可以说是根本不缺教育资源的
但是这种教育属于公共网络免费素质选择式教育,也就是说提供学生宿舍,生活老师,食堂,但是教授的时候其实是通过终端箱进行的1对1选择式教育,你可以在那里选择学习的种类,甚至每个月都有与本区或是其他区教育机构提供的连接服务(与教授,博士1对1)
也就是说这里只提供食宿,而在大城市,甚至你可以在家里足不出户,只需要有终端箱就行
不同于3加3的制度,这里的学习路线更加的多元化,在教育公共网络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每天更新,有专门的课业栏目,你可以看新的,可以看旧的,可一直追一个老师的课,怎么感兴趣怎么来
但是同样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学生是很茫然的,在他们上学的时候一般的思想就是“跟随大众”
不管是上大学也好,是否考研也好,一般都取决于同宿舍的其他人的集体意志,自己的专业选择也屈从于父母与自身的时代,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对未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划
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总是犹犹豫豫,朝令夕改
所以学校一般会设有职业选择老师,道德教育老师,心理教育老师这些以前都闻所未闻的教师种类
一方面,这样的制度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平等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主观意见得到尊重,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淘汰应试制教育,在落后的北洋区,保守派的二方卫道区,夏硕区的西南部地区仍然是因为缺乏资源,或是文化等其他方面的抵触而无法全面普及开来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