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大同府。
不算很大的大同府,却已经里里外外都挤满了兵丁,成为了一座军事重镇。
燕云十六州总计五万余兵马早早便汇聚于此,伴随着秋高马肥,北元南下越过长城的次数那是越发频繁了起来,尤其以第二次北伐的岭北之战重大挫败,在北元朝廷之中,丞相王保保将会带领草原重新入住中原的呼声越来越高涨,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草原骑兵们,更加热衷于跨过长城,袭掠汉地。
徐达自七月抵达大同府后,便开始着手大同府的防御构建,雪花一般的各类军情急报,无时无刻不围绕在他的身旁,就连吃饭也得一只手拿着简报在那边看着。
他此次来燕云十六州,便是奉命总览北疆的防御规划,统筹协调,确保不被北元有机可乘。
就目前而言,防御的任务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即便是经常有小股的骑兵出现在大同周围,但早已坚壁清野的大同,别说粮食和物资了,就是连一个没有武器的活人都难以见到。
而且这些小股骑兵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威胁,他们来的快,走的也快,只要明军骑兵赶来,立马就望风而逃。
但徐达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他很清楚,北元南下之决心非常坚决,况且根据各种各样的探子秘报,北元朝廷已经开始大规模调兵遣将,长城以北,各大部落云集不下十万北元骑兵,这么多兵将聚集起来,总不至于是来聚会的吧?
不过徐达也不怕,大同府已经有五万余人,北平的李文忠也带着五万余人,更别提山海关,雁门关,宁武关等等关隘全都守备完善,即便是北元骑兵突破了关隘,大同,北平,太原三地互为倚靠,又有坚城防守,若北元无法做到快速攻陷城池的话,要么就在野外和明军决战,要么就只能无功而返了。
在岭北虽然战败,但可不代表明军就怕了北元,若是把战场换成熟悉的家门口,那可不好意思了。
而在关注防御的同时,徐达也命人开始筹备扩建大同府,打算将大同府,打造成为抗拒北元的桥头堡。
在繁忙公务的间隙,徐达自然也收到了有关于辽王和燕王两位殿下在太原府里的动向。
让徐达有点诧异的是,原本以为会表现优秀的辽王殿下,却很少去军营,只是有事没事的与李景隆,李祺,徐增寿还有燕王朱棣聚会,至于会上说些什么,纸条上就没写了。除了饮酒聚会之外,便是招揽城中教坊司的美人入行宫陪酒,跳舞,聊天,做乐。
反倒是燕王殿下,每日里勤勤恳恳,就差没住在军营之中,不用说的,肯定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了!
徐达很头疼,不知道被自己寄予厚望的辽王殿下在干什么,不过后来送的一个纸条子,却让徐达暂且放下心来了。
那纸条子写道,有一个内官曾担忧的提过这个问题,督促辽王殿下学学兵法,不过辽王殿下很是嚣张的笑着说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朱启说这句话的时候,自然是跟内官开玩笑的,那时候他刚好做梦梦到自己像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了,内官建议他去军营学习,那当然随口就说了一句冠军侯的名言名句了。
但递小条子的人可不知道朱启是做完梦开玩笑说的啊,原句不漏的就把小条子给递过来了。
顺带一提,递条子的人当然不是徐达安排的,他也没那个胆子啊,是朱元璋安排的,不过也不是监视皇子用的,而是类似起居录官一样的人,你不知道他是谁,但他却在记录你的一言一行。
徐达看到这个条子,再想到前不久收到消息,说是军营之中,李景隆,李祺和徐增寿三人,已经开始用辽王殿下教的新式练兵法在训练新军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将官们却没有收到辽王殿下任何的指令,依然照旧使用各自的练兵之法。
徐达初始也奇怪,再联想到辽王殿下的所作所为,突然豁然开朗了起来。
像辽王殿下这样有前途,被朱元璋看好的皇子,怎么可能是那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