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组建教导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文提到蒋介石愤然离去,因为孙中山可能不安排他做校长。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蒋介石对从苏俄来的顾问不感冒,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尽管廖仲恺等人三番五次的说鲍罗廷要和蒋介石会见,他却总是置之不理。这次离去也和鲍罗廷等人有一定的关系。

    蒋介石曾赴俄考察,虽然是以军事为主,但是党务、政治他也有所涉及,他比高振要了解苏俄的权力运作,回来后他有没被孙中山提名出席“一大”代表,所以他在党内没有发言权。而国民党现在和苏俄的模式比较接近,重心不在于政府,而是党中央、中央政治局,对此蒋介石也心有不甘。

    怎么说呢,他跟高振不一样,高振同样是没有能够得到党内话语权,不过高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进入现在的权利高层,所以也不是很在意这些事情。到了蒋介石这边,他更多是对孙中山不满,廖仲恺虽然是蒋介石的好友,但是蒋介石还是把不满意孙中山想法迁怒于廖,还有高振。

    高振和廖仲恺的到来,先开始让他感到了监军的味道,所以刚一开始蒋介石就滋生出离开广州的想法,不过高廖二人主动的在蒋介石面前示好,也让他暂时放下了马上离去的想法。至于校长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点燃了蒋介石不甘之心,所以愤然的辞职。高振和廖仲恺的到来,主动地帮他分析去与留的结果让他认识到自己不能失去黄埔军校这个香饽饽,不然自己会在国民党内失去的更多,所以现在有个台阶他就选择回来。

    然而如果轻易就回来的话蒋介石就不是蒋介石了,他先后给孙中山和廖仲恺二人各写了一封长信,叙述了孙中山联俄等各项政策、对党内人事安排意见。孙中山看过之后也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并于3月17日杨西岩被撤职查办;廖仲恺负责财政,戴季陶任政治部主任;并先后解决了胡汉民、许崇智的任职问题。

    军校学生取额分班、学习期限等都随了蒋介石的心意。有些事情是在他回来之前已经开始办理的,有些则是回来以后开始办理。

    他的手段让高振张着大嘴发呆,原来掰手腕是这么掰的,自己跟蒋介石相比好像太弱了点,至少职位上自己还没有什么确定,再看看人家,校长之职已经是板上定钉了,而且还有个摆上餐桌的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着人家取呢。

    在蒋介石闹脾气的这段时间里,孙中山精神上非常不好,至少高振每次见到他的时候都能够感觉到孙中山内心中的痛苦,这种痛苦让高振有些厌恶起蒋介石,不过他没有在任何人面前表露出不满蒋介石的心思,即使是独自一人的时候。

    蒋介石比历史提前回到广州半个月,将近3月20日,黄埔军校已经做好了招生的准备,孙中山特意前来视察军校建设,看到将要徐徐而升的军校,孙中山露出了笑脸,称赞了筹委会的工作,并宣布黄埔军校开始招生。

    高振顺利的完成了孙中山交给他的任务,也获得了蒋介石对他的好感,交接之后高振便离开筹委会,回到了大元帅府。

    如果说在筹委会的这段时间里,高振没有接触过什么人的话,也只有苏俄顾问鲍罗廷和**方面的人。除了和同在筹委会的张申府交谈过几次之外,他没有跟其他一名**员有过交流,公事繁忙只是一个借口,到底是为什么,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说说吧,我记得你上回你说到宪法和军队,现在军校就要建立了,你也谈谈你对建立军队的看法。”孙中山审阅完高振的笔记,淡淡的说道。

    高振觉得孙中山这么问他,应该是和商团有很大的关系,最近他们那边有些不老实,尤其是“一大”结束以后:“总理,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一支新式的军队,和军校相辅相成。同时我个人认为军队同于军校,是我党主张要办,而不取决于个人。”

    孙中山很赞许的看了看眼前这名青年,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蒋介石就不懂呢,还跟我要这个要那个,想完孙中山语重心长的问道:“那么,如果让你置办一支党军的话,你会以谁为军事目标?”

    高振低下头想了想,分析了一下广州的局势后抬头说道:“总理,我个人认为先以广州的商团和陈炯明余部为军事目标,只要建立好了军队,第一个就要先歼灭这两个不稳定的因素,安定广州。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革命才有个稳固的大后方。”

    “商团?说说为什么他要排在第一个。”孙中山虽然讨厌商团的行为,但是他更希望通过政治来解决这帮人,而高振是第一个在他面前表态说应该用军队来镇压的,所以他想听听高振的见解。

    高振仿佛知道孙中山的想法,接着说:“总理,我个人认为商团和我们之间犹如水火不能相容。自从我党‘一大’以来,广州商团就开始污蔑我党,攻击领袖您,而他们背后一定有帝国主义的支持。而我们跟他的矛盾慢慢的积累起来以后,只需要一个导火索,就像欧战前的萨拉热窝事件一样,双方就会被点燃。”

    “前些年他们对革命贡献不小,但是现在广州的局势虽然不是非常的安稳,但是他们为什么要经常购买枪支呢?我个人认为他们在武装自己,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在他没有准备好之前先消灭这个隐患,以免更大的损失。”

    孙中山沉疑一会问道:“如果你是陈廉伯的话,你还做?”

    高振强压心中的兴奋,看来自己说的话引起孙中山的共鸣了”如果学生是陈廉伯,我就会做个两面派,明面上我支持政府的举措,在这段时间里分化革命政府的部队,然后等待一个时机,等革命政府的军队都不在广州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