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幕迟眼中波澜不惊,面对周帝投来的探究目光,他亦不惧,“儿臣师从公孙先生,论武艺不及大哥,论谋术亦不及二哥。先生离世之前,为儿臣谋得一名智者。如今大周正当用人之际,儿臣愿为父皇分忧,林家将营……亦等待父皇的号令。”
周帝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彩,却不点头,倒是姜太后忍不住说道:“这才刚回来,那边关之地困苦不堪,如今又是大旱之时……幕迟啊,你可别光想着给皇帝分忧,那种地方哪里是你这么一个才及十四龄的皇子待的。”
周幕迟看了一眼,眼中坚定,“太后,二哥身体不好,我离开这么多年,也想帮二哥分摊一些。再者大哥身为太子,若是去了边境之地,那里正是动乱之时,父皇身边定需要大哥佐助。儿臣这么多年都没有为大周做过一些事,心中愧疚的很。加之这两年学习农事耕作,再不是纸上谈兵,悯农之吟。儿臣已将十万石粮草运至漠北鹘城,作补给之用,还望父皇成全儿臣一片抗敌卫国之心。”
这一番说出之后,姜太后看着周幕迟,那番劝解也说不下去了。这帝王之家中,太多的弯弯道道,她当年辅佐先帝也是经历了诸多磨难,到了如今,周幕迟却是最像先帝的。
“皇帝啊,这倒是让哀家想起了先皇年轻的时候,也是这般意气。哀家当时刚成亲不久,先帝硬是独身前往最苦的边关之地,一去就是两年。哎,你小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你父皇,连叫都不肯,居然说是框你的。呵呵,哀家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感慨不已。”
周帝脸色温和。收住了一身的锐气,亦是点头,“父皇确实是能征善战,戎马半生,收复了漠北大半江山。这么想来,幕迟确实是像极了父皇。”周帝转过头看向周幕迟,神色中透着一丝厉色,“可是寡人不可能将将印交付于你,不然朝中老臣的奏本只怕像雪片一般堆满了御书房不可。幕迟,这是打仗。绝非戏言,如若你真想亲赴边关,寡人可以封你为督运史。待你做出功绩才可一步一步入营职。这封将印,只能交由林校尉暂代镇远左将,你跟在他身边多学一学,毕竟都是林家将营的人,他们必不会藏私于你。”
周幕迟直直地看着周帝。心中早就料到如此的结果,故而很是镇定地应道:“父皇明鉴,儿臣自当尽心去做。”
周帝微笑着点点头,又带了些好奇之意,“十万石粮草,能支撑军营三月。但凡还需要其余的补给,尽管报于寡人。此时才将将下雨不久,颗粒无收。城中的百姓亦是需要米面之时,只是国库中已拨了大半下去赈灾之用,边关那里,还需要另想办法。”
周幕迟顿了顿,心下了然。楚家仙肴馆的事想来周帝已经查得清清楚楚,这般大的阵势。各处城池都有十几万石的储粮,足够仙肴馆的供应。当下周幕迟应道:“北上各城,仙肴馆各拨出两万石米面,每日供应灾民,确保每人能一日两顿稀粥。粮草还是其次,最紧缺是草药,这高温之下疫症颇多,父皇还需将施药一事多多上心。”
周帝笑了,点头应道:“寡人心中有数,太医院那里会即刻派人下去视察一番。”
这一番话下来,周梦瑶半晌没有说出一个字,直到她与周幕迟一同出了德寿宫,走在台阶之上,周梦瑶才拦住了周幕迟,看着他道:“五哥,你认得大哥,二哥他们,为何唯独不肯认我?当时我快落下悬崖之时,你一定是认出我才施手相救的是不是?为何,为何……难道当时你有难言之隐?那么现在,你可还记得梦瑶?”
周幕迟顿了顿,脸上挂着的儒色依然没有褪去,“郡主,已经八年之久,小时候的事,都是做不得数。况且这些年你根本不知我过的是何日子,心性又如何,纵使小时候童言立誓,别人不会拿此当真。”
“别人当不了真,那么你呢?”周梦瑶咬住唇,不甘地问道。
周幕迟敛了脸上的和色,轻轻地吐露,“不过是,童言无忌罢。”
说完,周幕迟点头示意,转身走下长长的台阶。
周梦瑶站于阶台之上,眼中死死忍住泪水,仍然落了下来,脑中闪过诸多画面,却是大声朝着周幕迟的背影喊,“你喜欢的是她对不对!是不是!”
周幕迟的脚步只有一息的停顿,发丝都没有微微的摆幅,朝着宫道大步走去。
身后远处,姜太后担忧地看着两人愈行愈远,脸上隐隐有些怒意。
“母后。”周帝低沉的声音忽然响起。
姜太后松了口气,摇摇头,转身望着周帝,道:“哀家本想促成这段良缘,却不料……幕迟这孩子,居然心有所属,连梦瑶都忘了,难为梦瑶心心念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