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差点儿忘了。
李启突然想到,李若虚还专门在信中告诉他说。
要将此时岳家军和庐州的情况写信告诉秦桧,说是以便秦桧的下一步计划。
晚间,李启在与王张二位都统核对好钱粮账目以后,便连夜赶回住所写起信来。
一共写了两份儿,一份儿写给秦桧,另一份自然是写给李若虚他们了。
其中内容大致相同,但又有所不同。
这对面不同的人,自然需要说不同的话嘛,同样的内容也需要不同的表达。
此时李启又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在前几日的时候他就有听说,那张俊带着人过了江来到了淮南。
去淮南干什么呢,李启当然也是疑惑不已,还想着这会不会又是秦桧的另一个谋划。
结果在一打听才知道,那张俊是为迁民而去。
将淮南东路的百姓都迁过江去,迁民的事情多了去了,不过像如今张俊这般迁民的倒很少。
因为这一次迁民竟然是遵循百姓的意愿,愿意迁的就迁,不愿意迁的就不迁。
李启将这一信息补充在了写给李若虚的信中,看看临安那边儿对此都是什么反应。
如今这般变化多端的棋局,让一向自认眼光独到的李启也不禁感到极为的困惑。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在等待着什么东西的到来。
那么到底是在等什么呢,总不能是在等金人大军来吧,此时的淮南迁民就是在给金人大军腾地方呢。
可是如今这临安都已经在同金人使者商议议和之事了,又怎么可能等金人大军来呢。
真是搞不懂.........还是眼见为实的钱粮之事好管呐。
至少这里头没有那么多的拐弯抹角,一石就是一石,一贯就是一贯,这些多容易呀。
...........
...........
秀州。
这里是与临安相邻的州府,距离临安不过小百里地。
秀州治下某县城城北门口处,摆满了着成排的粥棚。
排队打粥的百姓绵连不绝,待走近一看却能发现。
这些个排队打粥的百姓一个个都长得极为壮实,虽然都穿得粗衣麻布的,但仔细一看就跟个当兵的似的。
一个小山包处,围着一群人,这一群人的中间又坐着两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他们的头头。
“田老大,话说这一路走过来未免也太顺利了吧,怎么每走到一个县,就都有这样的粥棚存在呢,就像专门是在等着我们的到来一样,我之前回家探亲的时候,怎么就没有听说过这些事儿呢。”
此二人也就是韩家军都统制田师中,以及副都统制王宝了。
田师中在听到王宝如此感慨后,心中不禁暗笑。
可不就是在等着我们吗,你王宝还以为这一切都是巧合呢,天底下哪儿有那么多巧合。
这他娘的根本就是事先都安排好了的,若没有这些事先安排,又怎么可能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呢。
此时田师中又看了看碗中的稠粥,谁家施粥敢放这么多米呀,甚至于这里头还有一丝羊肉味道呢,仔细翻找一下都还能看到肉丝的存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