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赵鼎请求将朝廷与行在,重新移驾回开封,到时开封的恢复情况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实际上对于重新搬回开封的事情,大多官员也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
毕竟这临安始终是偏居一隅,也没有什么帝王龙气,在这里就待着确实也不像回事儿。
对于此事,司马懿还专门开了一次朝会。
总的来说,阻力还是不小,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现在的日子过得也很不错,而且这里的环境感觉也更加养人,较为舒适。
在朝堂上扯了半天,最后的结果迁肯定是要迁的,但问题就是在于什么时候迁。
对于这个问题当时也没个定数,司马懿只是让各位官员可以先迁一些东西到开封去。
最后司马懿在朝堂上也定下调调,考虑到各种因素和实际困难,各司各部可以慢慢迁,不过在五年之内要全部迁完。
为什么偏偏是五年呢,因为这个时间是司马懿在心里拟定的下一次北伐时间,这个事情他谁也没说过,同时此事也不得再议。
接下来还有来自淮南的消息,是张浚传来的消息,一个与张俊同音不同字的人。
张浚在淮南的为政举措与开封也都差不多,鼓励耕种恢复生产什么的。
不过淮南的情况还是要比开封那一带好上不少,毕竟淮南的人数还是足够多的,人多就好办事嘛。
听说现在仅仅只是扬州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数万人的规模,恐怕要不了几年,扬州便会再一次成为繁华地带。
同时张浚在信件中也另有请求,那便是将那立于扬州城郊外的京观给拆了。
张浚还说什么这京观实在是有伤风雅,实在是太过于不文明了,很多百姓看到了这京观都感到十分害怕,这对于扬州的重建与恢复很是不利。
对于这个问题,司马懿想都没想就给拒绝了。
给出了理由也很简单,若是拆了这京观,将来有朝一日必将重蹈扬州被屠的覆辙,拆掉这京观就等于忘记了曾经的一切。
可以享受安逸,但不能沉迷于安逸。
还有来自关中的信件,首先是吴璘的。
他来信中的内容倒也不是很多,虽然如今关中面临着夏国和金国的两面威胁,但其实也都不大。
夏国如今自己都是自顾不暇的,就更别说出兵打仗了,而河东路那边儿的金军也同样差不多如此。
总之内容就一个,关中安全四方平稳,请朝廷放心,请丞相放心。
顺带着还问了问什么时候在出兵收复故土,司马懿对此表示,现在尽管好好磨剑便是,其他的不用多想。
另外就是关中留守李若虚的信件了,他先是在信中高度赞扬了吴璘,说他带兵确实十分的不错。
司马懿当初在看到这里时,也是不禁摇头一笑,这还需要你说吗。
不过能让李若虚如此说来,也从另一方面表明,这吴璘不仅能带兵打仗,在为人方面也是十分有心得的,这是比较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