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娘哟。当然这样的话夏浩然也只敢在脑海里想想罢了,装作没听见母亲话的夏浩然赶紧岔开话题道“秋后我准备去府里考秀才,也不知大哥那边怎么样?”
听到夏浩然的话,大娘陈瑶珠的脸上先是一喜后又慢慢沉了下来道“少提那个没良心的东西,已经两个月都不着家了。我看那,有了你姐夫的照顾,他是在县城里逍遥得不想回家了。”发泄完心头不爽的陈瑶珠脸上又露出了笑容道“小二子,你老实告诉大娘,这次的府试你有把握吗?当年你爹都是快满三十岁时才取得武秀才名额的。”
也不怪大娘对夏浩然这么没信心,大魏王朝所辖的七州三十府共六千万人口里,每年开科共取的文、武秀才都是有定数的,一年一共就两千个名额。分到每座府城的文、武秀才名额也就各取三百人罢了。
这让每年府试的竞争都非常的激烈,特别是文秀才的考试。武者还会因为年龄的缘故让那些过了四十岁,体能必然开始走下坡路的武者们逐渐放弃考核。但文士一般都能把自己的脑力保持到六十岁左右。个别能以七十岁高龄中得秀才的人,在大魏王朝八百余年的历史里也涌现了不少。(沟通了天地之桥或打通任督二脉的修士另说)
当然国家这种不限制年龄只限人数的做法也是有原因的,一来秀才多了国家也养不起(秀才的待遇百倍于童生);二来就是为了维持大魏王朝的稳定,在这个以武为尊时代,国家必须给这些希望。你要真限制了年龄,那些自持武力(才气)又看不到向上通道的家伙说不定那天就扯杆子造反了。
大魏文开宗制定的这个国策确实很狠,连为什么每年只取两千名额都是算了又算的。平民想供养一位修士必然要聚集全族之力,这种聚全族之力供养的修士首先就过家族内部的品格审核,毕竟谁也不想养一只白眼狼。
再来有了希望谁会愿意为匪为盗?而作为全族人希望的修士,每年都能有机会成为秀才为自己、为家族带来福荫,他就更不可能去犯罪了。就算考不上见识了其他秀才的强大武力,想犯罪也要多考虑、考虑了。
有这样国策的大魏王朝只要防止自己不被别国家所攻灭,农民起义什么的很难在大魏王朝内部发展,而且轮替选才制度也保证了国家每年都有新鲜血液成为这个国家的新贵以替换那些老旧的家族。除了极个别的家族代代都有天才出世保持住了家族的强势地位外,当年跟随文宗开国的大将贤臣们的家族大多都以随着时间所消亡或重新成为平民贱户。从大方向来说这也是一次国家内部财富再的分配,也削弱了阶级对立矛盾,大大减缓了世家贵族对农户进行土地兼并的烈度。
当然从国家的层面来说这样的政策也是对的,但对于一个个大魏王朝的普通家庭来说,这样的政策弊端就很多了。除非你真的天赋横溢,不然十几岁的少年就很难出头了。
夏浩然提出这个话题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平日里碍于家中财力不足,夏浩然每月只能全力纳气三五天,国家恩补给童生的三块低阶玉晶,夏浩然每月都要分一块给自己三弟夏浩瀚以资他完成纳气破体。
现在配合古田玉晶修行有成的夏浩然对今年的秋试可是充满了信心的,虽在三百个名额里拔不了尖,但做个吊尾车他还是很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