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子里出来,就已经是命大了,自求多福吧!”
春妮儿自己也是满脸惊恐,小声抽噎着道:“我那天雨后去山里采蘑菇,只顾低着头,不知不觉就进了坟冢林了,等到发现已经晚了。”
看周围众人谈之色变,我直觉那坟冢林就不是什么好去处,但是仍旧忍不住出声问道:“这坟冢林是个什么地方,为何去不得?”
原先说话的一位老者叹道:“姑娘且听我一言,那林子里是坚决去不得的。我们这里虽然是深山不错,但是离京城也不过三十多里地而已,山清水秀,物产又丰饶,你可知道为何这里人烟这样稀少?仅余我们这十几户人家?”
我摇摇头,这也是我不理解的地方。一路行来,翻过两座山,开垦的田土倒是见了不少,都没有见到有人家居住。
老者摇头叹息道:“原本这里的山民都是避世而居,开垦良田,靠山吃山,过得也富足安稳。谁料想到后来一场灭顶之灾使得这里十室九空,惨不忍睹,才成了如今这番萧条景象。”
我转头望过去,这里的乡民气色红润,穿戴齐整,的确不是穷山僻壤里那种困顿贫苦的模样。
我疑惑地望着那位老者:“是霍乱还是劫匪?”
老者缓缓摇头,满是沟壑纵横的脸上逐渐浮现出惊惧和沉痛:“是天灾!也是**!这是一场我们都不愿意提及的噩梦,说起来话就长了。
那时候,我们后山的坟冢林还不叫这个名字,因为那里四处环山,常年见不到阳光,山货丰富,我们叫它蘑菇林。
十几年以前,有一位云游的道士从这里路过,见到那片林子,十分惊骇。他说林子里没有一丝阳气,乃是极阴之地,可直接通往阴曹地府,是阴兵借道之处。阴兵过处怨气弥漫,恐怕会给屯子招来祸殃。四处游说附近屯子里的人最好能够搬离这里。”
阴兵借道我倒是听说过,据说但凡有大的战乱或是瘟疫过后,哀鸿遍野,怨气不散,就经常会有这样的传闻。
在云南境内就有一个叫做惊马槽的山谷,坡上立有下马石。马匹从那里经过,任凭如何抽打,都会裹足不前,惊恐不已。附近乡民说,夜半时分,时常会有阴兵的金甲交鸣声,马嘶声,惨叫声传出来,令人毛骨悚然。
师傅同我解释说,那是由于风吹两侧的山崖引起的回声而已,不过附近山民无法解释,口耳相传,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阴兵借道,那不过是无稽之谈而已。”
老者点点头:“我们自然也认为是那道士耸人听闻,混吃混喝罢了,所以并未理会,还将他一顿嘲笑。
谁料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夜里,天降大雾,那雾气竟然呈现妖异的粉红之色,带着刺鼻的腐烂气味。隐约有金戈铁马的铿锵铮鸣声,凄厉的惨叫声,澎湃的战鼓声从坟冢林的方向传过来,带着极强的穿透力,振人心弦。
屯子里的人突然就变得神智不清,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第一个操起了兵器,残忍地挥舞着砍向身边的亲人。有更多的人,手持着镰刀,斧头,开始疯狂地自相残杀,六亲不认,不死不休。
越来越多的人倒在血泊里,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老人,哀求声,呻~吟声,尖利的呼救声,不绝于耳。生者完全充耳不闻,变得就像嗜血的魔鬼一样恐怖,一直在不停地厮杀。
我那晚贪杯醉倒在茅房里,才侥幸躲过一难。第二天酒醒以后,出了院子,屯子里四处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幸存者寥寥无几。
这场惨案当时惊动了官府,派下人来问案,最终也不了了之,默认了阴兵借道的说法。
难免有人联想到那云游道士的话,周围几个屯子里的人心里惶恐,纷纷搬离了这附近的几座山,再无一人居住。
我们幸存者里大多受了不同程度的伤,还要安葬逝去的亲人,一时无法迁离故土。听闻有人在附近的一座山神庙里见到过那道士的踪影,就寻了去,跪着央求他给死者超度,指一条明路。
那道长无奈之下应了下来,挑了吉日,将那日惨死的所有人的尸体掩埋进后山的密林里,设了结界镇压,并且再三告诫,所有人都不得入内,以免坏了里面风水和布局,再次酿成惨祸。
后来的二十多年里,屯子里的人都谨守着这个规矩,从不敢踏进那林中半步。偶尔有家里牲畜迷路进了那坟冢林,也从来没有出来过。
那林子四周每天都弥漫着一层妖雾,只要靠近一点,就会头晕目眩,严重的昏迷不醒。夜深之时,林子里还会传出鬼哭狼嚎的声音,特别凄惨,如今别说进去那个林子了,我们一到天黑之时,都不敢出门,谈之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