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人力CAD电路辅助设计体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课铃响起,陈建国等正在说话的人都安静下来,端端正正坐在位置上,等待老师到来。半个月时间,大家从感到别扭到习以为常,接受得很快。

    第一节课是数学课,这也是大家最讨厌的课。

    原来的学业撂下了这么多年,从学校学的那点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公司开办的临时技校可不会像正规学校那样循序渐进,前三个月基础知识复习,高中三年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知识都集中在这三个月内,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以填鸭式教学给他们强灌下去。

    好在不需要学习历史、地理、政治等等其他课程。

    陈建国拿出数学课本高中第一册,愁眉苦脸。上课前老师都会先评讲前一天作业,昨天交的作业他基本全靠蒙,不知道错了多少,待会儿又要挨老师训了。而且这些老师都是从研究所里请来义务帮忙的,都是老爸老妈的同事,也会是他们将来的师傅。让他们不高兴会有什么后果,用后脑勺都能想得出来。

    教室门打开,他惊讶地发现,走进来的不是教他们数学的王教授。

    这人他不是很熟悉,但见过,是公司新招的一批工程师,好像是姓赵什么的,以前在无线一厂工作。

    与他一起进来的,还有技校的临时校长严冬。

    严冬人如其名,是个很古板的人。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公司才把他派来当这个技校校长,负责监督所有人认真学习。

    他走上讲台,很严肃地看着大家,说话的声音很重:“同学们好,我是严冬。今天这节本来应该上数学课的,不过公司另有紧急任务,需要同学们配合,所以临时更改了课程。我先说明一下,这个任务对公司下一步的研发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你们所收集的数据,将切实影响到公司未来开发的产品性能,所以请所有同学认真配合。这次的成绩,也会作为大家未来分配的重要依据,我的话完了,下面请赵工为大家说明具体的任务流程。”

    陈建国等人听得又惊又喜。

    我们接下来,要配合公司的产品研发?我们可什么都还没学呢,能够做什么配合?

    严校长在讲话的时候,赵工指挥着几个学生,从外面走廊里抬进来几个大纸箱,看起来很沉的样子。纸箱抬了进来,他招呼前排的同学一起,将纸箱中的东西发了下去,相临的两个同学共用一套。

    一个布满小孔的厚塑料板,一个大纸盒,打开纸盒,里面是一个个的电子元件。随着发下来的,还有一个万用表。

    “请大家先别忙着动手,东西拿到了就放在桌上。待会儿每两个同学一组,一个负责按照我们下发的电路图插接元器件,另外的同学负责检查数据。每组会领到一叠表格,你们要将测量的数据,按照表格一一填写完整,请仔细检查一下填写的数据是否正确。

    每组完成了各自的电路测试以后,用桌子拼做一个大台面,将电路图按照总装线路拼接为一个完整的大型电路。这之后的测量工作,由我来完成。

    我知道大家都对电器知识都不是很懂,不过没关系,在接下来的测试中,我会挨个给你们作指导。这个插接板用的是电池供电,电流很微弱,不会对大家造成伤害,所以请大家不要害怕。具体的插接方式我会下来指点,测量的方法、万用表的使用、如何看数据,我都会具体教给大家,所以不要着急。测试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叫我。

    就这些,大家听懂了吗?”

    “听懂了!”办公室改的课堂内响起一阵同学们的回应。教室外面,其它班级也先后响起学生的回应。这次的数据收集应该是一次大的行动,还不止他们一个班而已。

    插接零件,就像玩积木一样。

    陈建国还没有动手,就猜到了他们要怎么做,对此感到很是新奇又好玩。

    赵工打开文件袋,从中取出厚厚一摞信封,一个个传递到每一组手上。

    “你是陈建国吧,是陈中教授的二儿子?听说你有一定的电器知识?”赵工将信封发到他们一组,笑眯眯对陈建国问道。

    “嗯,我爸教我用过万用表、示波仪,简单的测试我会,但复杂的我就不懂了。”陈建国老老实实回答道。

    “会用示波仪就好!”赵工取来一台示波仪,用接线板将电源拉过来,接上示波器电源,通电,然后看他做了几个测试,很满意地放下一个信封,“这个微分电路测试就交给你来做吧。”

    信封内装着一份电路草图,陈建国看了一下,受家学影响,他大致看得懂。电路图不复杂,这张电路图上就画着一个电源、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已经标示出来。另外一张测试表格上,详细列出了需要测试的相关项目。

    赵工拿过那个厚塑料板,指着上面的孔洞对他们说:“这是一个插接孔,相邻的孔洞通过电镀黄铜导线相联接,每个孔洞内有一个黄铜弹片,用来卡牢元件引脚。背后这里有一个电池盒,采用两节七号电池供电。你们将元件正极引脚插入电源标志正极的这个孔洞,然后将负极引脚插入下一个孔洞。再按同样方法,将电容插入这个孔洞,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回路。然后打开电源开关,这个电路就开始工作。”

    陈建国两人按照他的指点,将电阻、电容连接在这个插接板上,检查连接正确,然后开通示波仪,在他的指点下按照测试表格的要求,一项一项观测上面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非常好,就这样!”

    赵工看他们很快完成了微分电路的测试,检查了一遍,将表格重新放回信封,兴致勃勃地放回到讲台,又拿出一个信封过来,递到他们手中:“这是一个积分电路,测试的方法也是一样,具体项目按要求来做。”

    现场看他们测试的过程,他对这一组很放心,将信封交给他们就去指导别的组去了。

    一上午时间,他们都在进行电路数据测试工作,工作虽然枯燥,但陈建国等人却乐在其中。这些电路刚开始几个都比较简单,最少的一个元器件就是一个电路,多的也不过三五个。但在大家逐步明白了如何插接线路,如何测试,操作逐渐熟练以后,发给他们的电路开始渐渐的复杂起来,从十几个元器件,扩展到二十几个、三十几个。

    插接板的孔洞虽然多,但随着元器件数量的增加,同时还要流出导线连接位置,慢慢地也不够用了。

    这时,他们在赵工的指导下将课桌拼接为了一个大的工作台。拿出了一张一个足有数百上千个元器件的复杂电路图,将各个局部电路插接板连接起来,组成了大型电路。这个大型电路的测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更加复杂,数据也更多,赵工亲自动手,没再交给这些二把刀。

    这样的测试工作,一直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他们参与测试的电路数以千计,用多个局部电路构建的大型电路也有百十次。通过实际操作,在这一个月内,大家的基本电器知识也在飞速增长。

    大量的电路实测数据,被收集整理起来,汇总以后,通过电话口述给美国方面。彭之旭等负责为处理芯片设计的工程师团队,又根据国内方面实测的数据,对电路图进行快速更正、修改。然后将新的电路图传回给国内,再组织技校的学生实际检验。反复的设计、实测、反馈、修正、再测试,在国内国外双方面的通力合作下,微处理芯片的设计工作进展飞快。

    dec方面抽调来配合他们设计的美国工程师,还是首次看到这种设计方式。看到他们调动数百上千人用电子积木的方式,展开人海战术,快速收集数据,并迅速受到反馈信息,又即刻修改,微处理器设计组的电路设计工作快得惊人,他不得不为之惊叹。

    在美国电子公司,一个开发组充其量十几个人,当初苹果第一台apple就乔布斯、沃兹尼亚克、韦恩三人,用电洛铁一个元件一个元件焊出来的。dec这次同时开发三款个人计算机,也不过动用了一百多个工程师,就算是超大规模投入了。但那里能像西部计算机公司这样,项目组就数十人,在中国还有上百人的支援团队,更有一个学校的学生全心投入,为他们提供电路实测数据。

    他好奇地询问,这是什么设计法,项目组长彭之旭告诉他,这称之为“人力cad辅助设计系统”。

    没错,这就是郭逸铭借助计算机辅助cad设计原理,动用大批人力,通过微电路拼积木实测的方式,展开的一次技术攻关。

    在国内充沛的人力支持下,这种设计法显现出巨大的威力。

    西部计算机公司组织的微处理器设计团队,竟然超过dec方面,第一个拿出了经过实测的、成熟的设计方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