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初入三国 第八章 奔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日如同往常一样,黄寻与众兵士一起拉练跑。跑至中途,徐大来报,“远达,侯爷去世了”。“什么,我离开贺府不过五月,侯爷怎么就去世了”?“据说侯爷高兴,多饮了几杯,就突然昏倒在地,大夫说侯爷年龄大了,喝酒性烈,故而一下亡故”。“那侯爷后事如何安排的”,“王上知侯爷去世,命贺达将侯爷棺椁送回山阴安葬。主母和少主也一同前去山阴,为侯爷服丧”。“徐大哥,我也决定前去奔丧”,“什么,远达你算起来也不是侯爷的嫡亲,怎么会做出这种决定,再说了,你如今身为军司马,擅离职守,可是要被问罪的,如今战事正进入到关键时刻,你若走了,这建军之事可怎么办”。“错,我以为为侯爷服丧正是现在的头等大事,我虽然未是侯爷嫡亲,可侯爷赐字之德,实是大恩。如今侯爷离世,我若不去,让知我如何得字之人定会耻笑。我之名声,必然受污。而建军之事可慢慢循之,而若误了服丧之期,才是舍本逐末耳”。“远达之言,我已知其中道理,可如今你是军中之人,山越未平,无故离职,可是大罪”。“不然,太守大人本就知我与侯爷之关系,我以孝道告求太守大人,太守大人定会放我前去服丧”。“那这军队可如何是好”,“赵达沉稳练事,可将军队暂托之,徐大哥熟悉吴、会之情况,还请与我一道同去”。徐大闻言,自然知道无法说服黄寻,只得下去准备行礼以启程。黄寻来到太守府,通禀之后,周鲂来至大堂。黄寻说道:“寻有一大事奏报大人,万望太守大人恩准。我刚得手下来报,言侯爷不幸去世,我作为侯爷亲戚,又蒙侯爷赐字之恩,于情于理都要赶去为其服丧,还请大人能申孝悌之义,允之”。周鲂回道:“侯爷故去,我也为之悲怆,但如今你身为从军之人,今山越未平,你却要于此时抽身,可知朝廷法度焉”。“太守大人之言,我当然知晓,既然太守大人言朝廷法度,我现向太守大人辞去此职,这样我为白身,可去为侯爷服丧,而又不违朝廷法度,还望大人允准”。“好一个黄远达,也罢,看你之行为可知侯爷的确在你心中乃是亲长,我便允你前去尽孝。不过只限期一月,一月期满,你若还未回军,我便治你逃兵之罪,你可答应”?“多谢太守大人,黄寻必会在一月之内赶回”。黄寻告别周鲂,回到军营安排赵达暂时为军营主将,由于赵达之武功,众军皆服之,黄寻又将其余诸事一一安排妥当。于是黄寻与徐大、徐二、徐三、徐四共五人直往会稽山阴而去。

    黄寻与徐大等人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会稽山阴,黄寻打听贺府所在,直往贺府而去。来到贺府,只见府门口皆白帐白幔绕之四周,门口有一老人迎来送往,料是管家或者贺氏亲族之人。而前来吊丧之客人也是络绎不绝,可见贺家在山阴的人望却是可观。黄寻上前跟老人说道:“烦请老者通报,侯爷女婿外甥黄寻前来拜祭”。“哦,这位公子且少待,小老儿前去通禀”。一会儿,老者出来,命小厮带黄寻前去偏房换缌麻准备服丧。而徐大等人无资格入堂,自去贺府下房入住。且说黄寻随小厮来至偏房,正在换缌麻,这时孙秀来到。“表兄一别五月,未料想到在此相见,实在是天意弄人啊”。黄寻见孙秀形神俱削,眼睛红肿,知道表弟是为外祖之死而过于悲怆。毕竟自舅父死后表弟就被外祖接来一起居住,肯定是极亲爱外祖的。如今外祖故去,表弟一定心神俱悲,但黄寻也无法劝慰孙秀,毕竟此是人之常情,服丧不悲,何以言孝。

    黄寻在孙秀的带领之下来到灵堂,贺齐的棺椁就在灵堂正中,孙秀的三个舅舅,以及黄寻舅母贺氏身着斩衰,跪于堂前。唱灵人见黄寻到来,唱道:“来客吊唁,拜”。黄寻伏地下拜,行完祭礼。唱灵人正要进行下步,黄寻说道:“孙甥闻外祖殡天,心甚悲怆,五脏俱焚,特写篇祭文拜之,以告外祖在天之灵”。唱灵人见黄寻有祭文,遂停止行动。黄寻见之,知道是让自己诵祭,于是将写好的祭文从怀中拿出诵道:“呜呼外祖,于世长辞!寿既殡天,人岂不伤?孙甥黄寻,得蒙恩遇。赐字远达,训其忠义。荐吾从军,得投鄱阳。今闻噩耗,违命来丧。外祖英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从讨山越。叛贼授首,山越敬服。统御兵马,以挡曹魏。功勋卓立,封其安东。爵号山阴,侯在会稽。不期天夺其寿,孙甥黄寻,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从此阴阳,冥隔两端。呜呼痛哉!伏惟尚飨”。这篇祭文念毕,黄寻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贺齐三子并贺氏听完此篇祭文,也觉悲心大起,又痛哭了起来。唱灵人见黄寻诵读祭文完毕,而贺家众人又痛哭了起来。忙行自己职责:“客吊唁毕,退”。贺府随从忙将黄寻搀扶起来,退至一边。孙秀来至黄寻身边,说道:“表兄一篇祭文,让外祖在天有慰藉之灵,让我母及三位舅父同感悲怆,表兄此次拜祭外祖,实让贺府众人知道表兄之孝心也”。说着,孙秀又向黄寻介绍贺齐诸子,那在灵堂正中跪着的乃是大舅贺广,如今任会稽郡丞。在贺广左边之人乃是二舅贺景,任余姚长(即是余姚县令)。而在贺广右边之人就是贺达。黄寻与孙秀跪在一边服丧。

    到了晚上,来吊唁之客人终于完了。贺家开始吃晚饭。这时贺齐长子贺广来到黄寻身前:“闻父亲在皖时,收了一个后辈,谓之璞玉。今听闻远达之祭文,确实可当璞玉之名,父亲为你赐字一事,我也听三弟说过,但未想远达对吾父之情甚于五脏,我作为贺家长子,在此拜谢远达这篇祭文了”。“伯父休要折煞黄寻,外祖赐我表字,又荐举我从军,此恩之大,我此生都无法回报,如今外祖故去,这篇祭文实乃我肺腑之言,伯父又何须道谢”。黄寻与贺广聊了几句,贺广作为贺家长子,还要料理诸事,于是告罪离开。这时黄寻听到有人在叫自己,回头一看,原来是熟人,原将军府长史吾粲是也。吾粲在贺齐死后,自然安东将军府废置,现今还未有新的官职任命,于是也来为贺齐送丧,以表同事一场。“今日远达为侯爷祷告之祭文,吾亦闻之,未想五月未见远达,远达从军之后,文辞还是如此靓盛,真可谓是文武双全啊”。“吾大人谬赞了,寻愧不敢当”。“周鲂大人性

    矜而自傲,若无本事之人是无法得到其认同的,远达只是持侯爷一推荐信,而被周大人命为军司马,可见远达必是依靠自己的本事得此官职,非一纸书信所能达之”。黄寻想到吾粲之言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想到自己初见周鲂时,周鲂对自己的诘问刁难真是不勘回首。黄寻与吾粲聊了一会儿文章经典,到了今日散场之时,吾粲自告辞回下榻之所。黄寻作为服丧之亲,自要守灵服孝。黄寻与孙秀在灵堂外围守灵服孝,灵堂正中自然是贺齐的三子并孙秀之母贺氏,然后是贺家本族子弟以及贺齐之弟贺抚为首,接着就是贺家的旁支,如孙秀身份是外孙。严格说来黄寻本也没有资格纳入五服之列,可贺齐生前,亲自让黄寻呼其为外祖,所以以此为据,黄寻勉强入最后一列缌麻,与孙秀同。守夜无事,黄寻与孙秀又在外围,自然要聊天以避免睡意。“表弟,不知今日是服丧弟几日了”。“今日是第四日了,按照礼法普通人家过头七就要入葬,不过外祖乃是侯爵之身,地位尊崇,所以要驻灵堂七七四十九日,方才下葬”。“啊,太守大人限我一月之期,这可如何是好”?“表兄本就不是五服之属,所以你不必守四十九日,待过了头七,连我也不必服丧了。因为我是母亲之子,按五服制度,乃是异姓。贺氏同族之人才是要服四十九日。表兄学识渊博,难道不知此理”?“表弟莫见怪,我师父授我以实务之术见长,礼法之事,确实不学之”。“表兄之师父莫非乃是纵横弟子呼,我只闻纵横派只修术,不修礼,而今儒家都要修礼的”。“表弟莫要问了,我已说过,若我不能成大功业显名于天下,我师羞于提其名讳”。“又是这套说辞”。孙秀见黄寻还是不愿回答这个问题,又不开心了。黄寻只得转移话题,“今日我见来吊唁宾客络绎不绝,由此可见你外祖家在山阴真是人望归附啊”。“这没什么,第一天驻灵服孝之时,王上专门派了四王子孙霸以及尚书阚泽前来吊唁外祖,如今他们也要等到头七过了之后才能完成吊唁使命,连王上都对外祖如此重视,更何况山阴之民了”。“为何我来之时,未见他们”,“虽说是来吊唁外祖,不过四王子毕竟是王子之尊,是以在每日清晨之时,前来为外祖上香吊唁,之后四王子就回到下榻之所山阴府衙。而阚泽尚书本就是山阴人,其老家在此,故每日清晨上香吊唁完毕之后,就回家奉侍老母。“原来如此”。

    二人聊至清晨,四王子孙霸与阚泽又一道来为贺齐上香吊唁。贺广等贺家众人还礼。以黄寻的身份当然接触不到他们,不过孙霸在吊唁完毕之后,还来孙秀面前与孙秀谈论。“孙秀,叔父前几天说的事,你可想好了,你毕竟乃是宗室子弟,以前有山阴侯照顾你们母子还说得过去,如今侯爷业已亡故,你们若还住在贺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叔父回武昌之时,你可随我一道回去,在王上身边生活,王上自会聘请老师教授你文章学问,宗室子弟专门有一个宗室学堂,我以前就在此学堂读书,还有很多宗室子弟一块学习,大家互相照应,总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