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初入三国 第三十六章 谢景(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接下来二人谈到未来如何图谋荆州之事。谢景首先为黄寻介绍荆州重要将领及必须要掌握之城市。“自陆都督挫败刘备以来,荆州局势趋于稳定。陆都督辅佐太子驻守武昌,朱然驻守江陵,诸葛瑾驻守公安,步骘驻守西陵,但因步骘身有辅政之责,常都在陛下身边,所以是让自己亲属代替自己驻兵。远达你要联姻的步家现在就是步骘长子步协负责驻守。黄寻听得谢景为自己介绍荆州的重镇以及防御形势后,自己有了考量。江陵为荆州腹心,必须将其占据为自己在荆州的主城,而公安在长沙以北,谢景可慢慢图之。武昌就比较复杂了,其北接曹魏,东控建业,实在不是个好地利,可以放弃掉。这样一来,自己所欲掌控的势力范围就是荆南四郡以及江陵、西陵、公安这三大驻防地,待将来时机成熟再图襄阳。如此一来,就可达到据荆州而观天下之衅的目标了。黄寻将布局思路设计清晰后,告诉了谢景自己的规划。谢景得知黄寻的布局后说道:“江陵为荆州腹心,以前曹魏派遣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率兵十万围攻江陵,幸赖朱然将军临危不乱,守住江陵,事后陛下就命朱然驻军江陵,控扼荆州。现在江陵在朱然将军治下十年有余,江陵之民多信服朱然。此地民心尽归朱然,恐不易得也,其中情形远达可知否”?“我当然知晓,但是这是吴国之内,若是魏军再袭江陵,那便是我等的机会”。谢景听到黄寻的这番话,奇道:“远达有预知之术呼,可知不久之后魏军会再次进攻江陵”?黄寻笑道:“这倒不是,我只是就天下形势而分析得知。如今魏与蜀交战日久,所以对我国之重心放在防守,但我料蜀国诸葛丞相大限将至。诸葛丞相一死,蜀国无人再能扛起与魏国争衡之旗,必转攻为守。到时蜀有山川之固,自守足以。而曹魏国力乃吴蜀合力之十倍有余,到时恢复军力,蜀不可伐,必侵吴国。襄阳在江陵之北,从襄阳南下可直抵江陵,江陵处在魏之虎口,安能不为曹魏惦记呼”?谢景听到黄寻的这一番话,对黄寻又加深了一层认识。如果说黄寻前面的乘法之学以及无形神器奠定了黄寻在谢景心中的神秘性,那现在黄寻对于天下局势的分析就让谢景看到了黄寻人性的一面,谢景看到了黄寻身上神秘和智谋的结合,无疑让谢景更加坚信黄寻必能成功实现主公未竟之功业。谢景想到这里说道:“远达一番话语让我对未来之形势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是远达你纵使预见到魏国将攻江陵,到时确实是机会来临,可你又是否有足够的实力从中渔利,占据江陵呢”?黄寻听到谢景询问到这个问题,决定告诉谢景自己的布局。“我从神人之处习得洞见未来之卜术,可只能用五次。我为了达成占据荆州之谋划,已经用了一次卜术。天意告我,太子将死,孙权会因补立太子之事而让吴国朝廷陷于腥风血雨之中,我得到这条卜誓之后,决定投身以后的太子人选,参与这场嗣位之争。这样才能有名义逐鹿荆州”。谢景得知黄寻竟然说出太子将死的事,也是惊慌站起说道:“远达,此言当真,当今太子真会先陛下而去”?“此乃我用神人教授之卜术探知,自然不是虚言”。谢景想到黄寻的奇异之处,当即又坐下,不过还是无法相信此事。黄寻知道此事有些离奇,谢景作为儒家教育成长起来的人自然无法相信,若不是黄寻展示出自己的神奇之处,怕谢景早就翻脸了。毕竟这相当于咒未来之储君,是大罪啊。谢景舒缓了一下心情,把太子将死之事先放在一边,问道:“远达言要参与嗣位之争,我想知道是谁会参与补立太子之事”?“我从卜誓得知乃是孙权三子孙和和四子孙霸”。“怎会如此,即使太子仙逝,按长幼顺序,也是陛下二子孙虑殿下补立太子啊,怎会直接跳过”?“孙虑?他明年便死,还要比太子先归冥府啊”。“什么”,谢景再听到了一个惊天消息,不禁跌坐到地上,喃喃自语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黄寻见谢景陷入迷惘状态,也不去叫醒他。从谢景的样子和态度,黄寻看得出来,谢景心里还是对吴国比较忠诚的,虽然谢景是舅舅的心腹,但是舅舅离开这个世界这么久,谢景也没了当初的建功之心。只想要做好自己的太守而已,这时听到太子将死,而且孙虑也会死的卜誓,想到国失储君,必有大乱,自然心智被夺,陷入迷惘当中。好一会儿,谢景坐了起来,黄寻见谢景恢复了一些神智,遂对谢景说道:“大人今日所闻,不可传与他人知晓。不然你我二人皆要受天之惩罚,古语有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我知就够了,若让第三人知晓,必受天罚。至于大人心中或还怀疑,那也没事,现在我还在积蓄实力,这时间还多得是。大人且看明年孙虑之下场,到时大人自然会知晓我卜誓之真。今日天时已晚,我便告辞了”。黄寻说完就走了,留下谢景在那发呆。黄寻回到驿馆之后,也是庆幸,自己居然编出了那么大一段瞎话,而且谢景还信了。这都要归功于孙影送的保命道具。至于卜誓太子将死的消息告诉谢景,也是黄寻认为,既然把自己的老底都给谢景说了,那就必须要把谢景拉到自己的阵营牢牢绑住,所以将自己知道的后面发生之事告诉了谢景,托以卜誓之术,而且说了只有你我两人知晓,这样一来谢景就与自己产生了羁绊。到时孙虑一死,谢景自然知道卜誓之言为真,必会全心全意为自己出力了。黄寻想到自己收了一个大助力,也是兴奋非常,毕竟是长沙太守,而且还是暗卫的骨干,这对于黄寻日后的发展是大为有利的。

    与谢景对谈完后,黄寻在长沙再待了一日,其间谢景并未再与黄寻见面。黄寻知道谢景还消化不了自己的东西,索性也不管,反正自己现在当务之急是把亲事给定下来。吕隆和黄寻再次上路,朝向西陵出发。接下来吕隆对黄寻说道:“我们下面的路程就好走了,从长沙北上可直入云梦泽,这样一

    来我等就可坐船从云梦入江水,逆流而上先至巴丘,在巴丘补给一番再溯流而上可直抵西陵”。黄寻听见终于要见到长江了,也是激动不已,说来黄寻虽然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五年时间了,但是一直是在交州地域活动,对于这吴国赖以为生存的长江这还是第一次见。而且到了长江黄寻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交州,交州以山地丘陵为主,但是自己若要图谋荆州,那必须有自己的水军才行啊,现在自己虽会游泳,但对水军战法与船舶一窍不通,自己必须得收服这方面的人才才行。黄寻想到这里,又在自己的任务簿里加上一项收服水军人才的条录。就这样黄寻的队伍到达云梦泽,吕隆亮出自己的身份,自然有当地官员为吕隆准备好船只,黄寻等人坐船行到巴丘。到了巴丘后,吕隆对黄寻说道:“巴丘督董毖乃是故将军董袭之后,家父与董袭曾一起共事讨平山越,因此而交结世亲。我到巴丘必须前去拜会,远达你乃是我之亲近之人,我欲带你一起前去拜会,你意下如何”。黄寻见吕隆邀自己一道同去,当然乐意了,这可是认识朋友,拓展人脉的大好事啊。“寻得将军看重,当然愿意”。“好,如此我先发帖,这样董都督得知后定下日子,你我便登门拜访”。吕隆派人前去投帖之后,与黄寻前去驿馆住下。董毖接到吕隆的帖子后,知道吕隆是回西陵为岳丈贺岁,到了自己辖地,要拜访自己,以表心意。想到自己父亲董袭与吕隆父亲吕岱曾一起率兵讨伐山越,觉得还是见一下为好。于是派手下去回访吕隆告知三日之后在府邸接待吕隆。董毖手下将消息告诉吕隆后,吕隆当然承诺知晓,到时一定到。黄寻从董毖对待吕隆的态度推断董毖其实没将吕隆放在心上,若是董毖将吕隆放在心上,那得知吕隆投帖之后第一时间就会安排与吕隆见面了。也是,吕隆跟董毖其实没有什么交情,之所以拜访还是以吕岱和董毖之父董袭一起共事过的名义去的。试想董袭都过世这么久了,而且吕隆还是吕岱的次子,董毖乃是董袭的嫡子,承袭了父亲的一切,看不上吕隆也正常。人家能跟你约时间见面就不错了,黄寻这时才明白这是吕隆硬拉来的关系。看来吕隆也就在交州境内说得上话,出了交州就没什么影响力了。不过黄寻现在主要在交州行事,有吕隆当靠山也够了。到了约定之日,吕隆与黄寻前往董毖府邸拜访。进入董府,董毖早已就坐,黄寻见董毖不说出门迎客,连吕隆进来都不起身迎下,就知道今日之会属实是没什么牌面,吕隆见董毖如此待己,倒也不恼,两家本就没什么至亲关系,只是父辈同事过而已,往常吕隆回西陵为岳丈贺岁,也不便打扰董毖,但今时不同,吕隆因平定交州叛乱而被孙权封为平越将军,现在官阶升了,吕隆底气就足了,往常不便去拜访,今时升官当然要与这些攀得上的关系来往来往。吕隆快步走到董毖面前作揖说道:“吾因私事路过巴丘,想到董都督之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