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初入三国 第四十一章 九真(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吾彦等人来至黄寻的军帐后,黄寻首先说道:“如今我已派徐四前去探查敌军情形,在徐四未归之前,我想听听你们对当前形势的见解”。李开听到又谈看法了,当先出言道:“主公,如今我军击败了夷人象兵,料夷人也就这点招数,不可能还有其余招数来抵抗我军,我等现在只需把夷人剩余的象兵消灭,谅夷人的武器、甲胄均不如我军,我军可一鼓作气,一战而定夷人。到时夷人被灭,冷全失去援助,怎能是我军对手,我这各个击破之策,还请主公明察”。黄寻听完之后,总结了下李开的意思就是说先把夷人灭了,然后再收拾冷全。冷全军毕竟是桓家的私兵为主与夷人还是有分别的。对了冷全的手下是桓家私兵,李开的建议点醒了黄寻,桓家镇守无编的是桓冲的亲信桓纪,而冷全只是桓纪的副将,自己因为被冷全击败一次,所以将冷全认为是敌军的统帅,但是敌军的真正统帅是桓纪啊。这样就可以施离间计了,冷全这次失败正可以当做由头,只要自己派人去跟桓纪接触,让桓纪直接撤退,依冷全的高傲性格,其还有两千五百可用之军而且夷人还有剩余势力为援,冷全必不甘撤退,定会继续与我周旋。到时桓纪要撤,冷全要战,这就是他们矛盾之激发点,自己只要派个人告诉桓纪撤退才是现在的唯一选择,那桓纪必撤。其与冷全的作战意图冲突,到时必生内讧,这就是我军的机会,黄寻想好了离间之计,却还没想好由谁去实施。毕竟派这个人去跟桓纪接触就有点困难了,更别说能左右桓纪的决策。黄寻想到这里,看向帐内诸人,黄寻看见众人都望向自己,才反应过来自己想问题太入迷了还没回应李开刚才的建议呢。黄寻于是将自己想的离间之计告诉了众人,众人听到黄寻的离间之计后都拍手叫好,当黄寻提出由谁去施行,怎么施行时,李开说道:“主公怎么忘了,我军还有一个桓家家主,只要把他叫来一问,必有答案”。李开的话点醒了黄寻,的确自己只从自己手下来想问题,怎么就忘了还有这位桓家家主呢。于是将桓治再次召来。桓治刚拒绝了黄寻让自己去劝降冷全的事,这时又闻黄寻要见自己,当下心中不安,不会是要拿我算账吧。就这样桓治怀着这种不安的心情来到了黄寻帐中。黄寻将离间计的想法告诉桓治后,问桓治有什么建议。桓治听到原来是让自己出主意,不是算账,也觉释然。桓治想了想说道:“在无编以西百六十里,有一座邬堡,乃是我桓家建造的防御夷人的要塞,其中有两百人驻守。其屯长乃是我亲自任命的,我可以前去召他投靠,只是前段时间,我军被冷全包围,而且那里离无编城的确有些遥远,路途之中夷人遍布,所以我也不曾考虑,现在既然黄校尉欲行离间之计,我可以前去召他来归,然后让他去投桓纪,告诉桓纪,桓冲被围,急需援兵让桓纪速速回援,这样一来桓纪必然要撤军回援,那黄校尉之离间计可成矣”。黄寻听到桓治果然有办法,当下命赵达护送桓纪去那邬堡招纳桓治旧部。赵达领命后,率领摧锋营两百人护送桓治前去邬堡行事。黄寻定下计划后,自然解散众人,也去参加将士们的庆功宴,吃点象肉,与将士们同乐。

    黄寻在无编继续等待徐四的消息,这时赵达率领两百名摧锋营战士护送桓治终于到了邬堡,摧锋营的脚程可不是盖的,赵达为求速度,直接命人用竹子做成个简易滑竿,抬着桓治行军,所以很快就到了桓治所说的那个邬堡。桓治一路颠簸,虽然坐着,但是摧锋营的脚程何其快,桓治可以说一路都是颤着过来的,但是赵达本就不喜说话,桓治接触之后也不敢提出异议。就这么来到邬堡后,桓治自然亮明身份,邬堡的屯长是桓治的亲信,自然马上将桓治让入堡内,赵达跟随而进,当桓治告诉这个名叫阿黎的屯长桓家的惊变后。阿黎才知道桓治已经被桓冲夺权,而且桓冲还叛乱朝廷的事。毕竟阿黎作为戍守边塞的部队,长时间都很难从外部得知这些消息。桓治让阿黎冒险去桓纪那里告诉桓纪撤兵回援的消息。阿黎知道这是危险的事情,但为了报答桓治的知遇之恩,将自己一个夷人提拔到屯长之位,可谓是破格取用自己了。毕竟夷汉之别在九真还是很深的,桓治作为桓家的家主,能提拔一个夷人做到屯长之位,也是对阿黎来说很大的恩遇了。桓治见阿黎答应了前去桓纪那里传播撤军的消息,也是大喜,当下好好勉励了一番阿黎,阿黎在与桓治喝酒饯别后,就带着自己部下五十人去往桓纪军。剩下的一百五十人自然被桓治收为直属了,桓治终于有了自己的部下,不再是光杆司令了。然后赵达搬空了邬堡的物资带这些成为桓治部下的兵回到无编。说回黄寻这边,徐四也回来了,将探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黄寻。自从黄寻设计击败夷人的象兵后,夷人大半都逃走了,而最大的夷人部落也就是冷全的合作者因为抓到的奴隶经过这次败战大部分奴隶都趁机逃脱,那最大的夷人部落现在可谓元气大伤,回到山林之后正在大肆抓捕逃亡的奴隶回来,所以根本未有时间来管黄寻这边,冷全也帮助合作者去抓捕奴隶,现在也没空算计黄寻。徐四将自己探听到的消息告诉黄寻后,黄寻开始思考起来,如今敌人要将逃跑的奴隶都抓回来,自己暂时可以安心,敌人不会在这个时间内对自己动手,接下来的计划就等桓治那边的消息了。且说阿黎带着五十人前来寻找冷全军,在一处密林中正好看到冷全军的士卒配合骨多禄的人在抓捕奴隶,于是上前帮助冷全军围捕奴隶,然后让士卒速去通报桓纪,自己有大事禀报。这个时候的桓纪在一处树荫下纳凉,桓纪本是桓家的嫡系族子,在家族里也是享受惯了的,被桓冲派到无编驻守,其实大部分事务桓纪都交给冷全打理,自己继续安逸享受。没想到吴军竟然不去打九真郡府城胥浦,反倒来打这边僻小县无编,自己得到吴军进犯的消息时没了主意,冷全献计说放弃守城联络夷人与吴军打野战,自己当时脑子没主意一时信了,现在倒好吴军占了无编,自己与吴军野战也被吴军打败,只能寄居在夷人的地盘上,关键夷人根本没有建筑的习惯,在山洞或者用茅草木头随便搭个帐篷就对付了,自己在族里都是锦衣玉食的,在无编也是享受的好好的,哪受的了这个罪。正在桓纪抱怨的时候,手下

    来报戍守边防要塞的阿黎来了,说有重要的事情报告。桓纪可不知道什么戍守部队,这些事情桓纪也不想管,于是让手下带那人去见冷全。手下将桓纪的意思告诉阿黎后,阿黎来之前得桓治的嘱咐,一定要见到桓纪,将回援的消息告诉他,这样才能达到效果。阿黎知道见冷全,自己这差事就办砸了,直接对通报的人说道:“我得到了家族的信,现在桓冲家主被吴军围困,急需救援,所以我才马上带领这五十人离开戍守的要塞前来找桓纪大人,让桓纪大人马上带领军队回去救援啊,不能再拖了,还请立刻将这消息告诉桓纪大人。那手下得知是如此重要之事,也顾不得带阿黎去见冷全,直接转身回报桓纪。桓纪得到了桓冲危急,让自己带兵回去救援的消息,马上提起精神,将阿黎召来询问,阿黎将桓治交待自己的话全部告诉了桓纪,桓纪得知桓冲被困后,现在非常危急,急需自己去救援,想到自己就是被桓冲提拔的,要是桓冲倒了,自己在家族中没了依靠,这可不行,大丈夫岂能无权,于是马上将冷全召来。冷全这时正与骨多禄商讨下步如何与吴军作战,得到桓纪相召,只得向骨多禄告辞。

    冷全见到桓纪后,桓纪让阿黎将刚才说的话再给冷全说一遍,阿黎又说了一遍。待阿黎说完后,桓纪直接对冷全说道:“冷统领,如今家主危急,我军必须马上回去救援,而且吴军已经占了无编城,我军待在这里也没用,我意不如马上把埋藏的财物挖出来,随后全军马上回援”。冷全听了桓纪的话后说道:“大人且慢,我想问此人几个问题”。桓纪听冷全要细问,答应冷全。冷全对阿黎问道:“你既然说得了家族的求援信,那我问你,家主现居何处,被多少吴军围困,你又是怎么得到的求援信,要知道你戍守的要塞离无编城有百里之远,难道报信的人不会直接去无编吗”?冷全这一系列问题问出来,阿黎顿时感到冷全的目光直直的看着自己,眼神里的审视意味十足,就等着阿黎露出破绽。幸好桓治交待自己的时候,也说过自己若是被讯问,那便怎么回答。阿黎当下对桓纪抱拳说道:“冷统领这些问题,我只用这枚章印回答”。当下把一枚小巧的章印交给了桓纪,桓纪一看阿黎交给自己的章印,忙翻过来看上面的字,只见上面写着四个篆字“桓家制令”。这正是桓家用于传告自己家族重要命令,让手下族人见到必要奉令的章印,象征着家族最高的权威。桓纪一看到这枚章印,问阿黎道:“这印你如何得到”。阿黎当即回道:“家族传信之人持这枚章印到我戍守的要塞,但是当时他已身受重伤,而且告诉我,他先去的无编城,结果发现无编已被吴军攻占,他又找不到你们。想到我戍守的要塞,于是来寻,途中被猛兽所伤,到了我那里后,将救援消息与这章印交给我,伤重而死。我得到所托的章印后,立马带着五十人来寻找大人,所幸今日终于找到,还请大人马上率领军队回援”。阿黎的回答非常清晰,而且有理有据,桓纪当场就确信了。冷全问的这些问题,阿黎直接用这种方式回击,这正是桓治交待给阿黎的杀手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