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5、番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名的善良感动。

    也许,文航转型了,不拍人间真实,改拍温暖人心了?

    围观群众每每看到演员们和孩子们合影的灿烂笑容,都会产生一种文航回归正道的错觉。

    果然近朱者赤,喜欢剑走偏锋冷静撕破社会假象的文航,也学着离开韩老师之后,独自做一部感恩电影。

    因为题材和平时官宣画风的关系,让围观群众对《星星之火》误会很深。

    他们还以为这是文航转型之作,要从支教下手,歌唱一下祖国。

    可事实上,这电影拍好杀青之后,差点儿过不了审。

    支教问题向来尖锐,它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教育形式,给出了足够的激励措施。

    而《星星之火》,竟然敢在激励措施上大做文章!

    看惯了无私奉献的支教老师,审核人员一看《星星之火》就皱起了眉。

    支教团队里五个人里,四个大学生,全是怀着加分目的,开启的支教旅程,哪怕是经验丰富的团长,都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模样。

    目的不纯,政治不正确的基调下,支教的过程当然不会顺利,支教学生和当地教师起冲突,和当地流氓起冲突,甚至还和当地陋习婚姻起冲突!

    整部电影,是将全国的支教问题都集中在了这一座小小的山村。

    审核人员心情随着剧情起伏不定,刚刚升起对角色的鄙夷和轻蔑,下一刻又会被激烈的意外打散,升起沉重的思考。

    电影结束,整个放映厅都响起了叹息。

    按规定,这片不能过,必须改,理由是:抹黑支教事业,丑化村民形象。

    可是他们从电影里获得的思考,又让他们写评审结果的笔,变得犹豫。

    抹黑……真的抹黑了?

    丑化……真的丑化了?

    审核一犹豫,就会无限期后延。

    可是审核人员没想到,这部电影居然各界大佬都发来了热情慰问,还旁敲侧击的说道:“没有反动意图就给过了吧,上面还等着看呢。”

    反动的帽子,谁敢随便扣?

    搞审核的也是一群人精,立刻察觉到电影的特殊,赶紧通过,然后再去问怎么回事?

    他们原本想着,会不会是文航接的内部任务,继承文鹤山的光荣事业,做一位批判型电影人了。

    但他们没想到,得到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编剧化石先生就是韩训,既然是韩训的电影,哪怕不够红不够专,也得看在他以前红专奋进,感动海陆空三军,敢动东风的份上给过了。

    说不定,这次连支教都能改改现状,唤醒一批真正能够为乡村教育做出贡献的沉睡灵魂。

    期望给得太大,韩训都有些诧异。

    他和文航在中宣的亲切慰问下受宠若惊,极力拒绝了官媒宣传的殊荣,甚至反对《星星之火》像东风快递一样登上c站,提前预热。

    韩训只是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安安静静低调上映,摒除所有的干扰,让观众找回思考和评判的能力。

    于是,在多方期待和合作下,《星星之火》的宣传如同普通的文艺电影,和风细雨般的出现在电影售票app的预售栏。

    可惜,预告片全然不是什么温柔善良的风格,夹带着刀枪棍棒,打散了单纯朴质的气氛。

    曾经所有因为“支教”升起的梦想气球,都在预告片里被尖锐的话语狠狠刺破。

    砰砰砰的声音,将支教暗藏的残忍摆在明面上。

    它的走向像极了文航拍摄的各种新锐电影,一点儿余地都不留下来。

    熟悉文航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位导演的风格,有时候他会强烈讽刺底层人民的无耻,有时候他会直白的抨击社会自以为是的平静安宁。

    看他的电影,必须仔细挑选,否则扑面而来的绝望和迷茫,能令人惶恐的感叹:我果然不懂这些电影为什么会获奖。

    他和韩训不一样。

    看韩训的电影,跟风就行了。

    不能跟风的观众,现在看了预告就头痛,转身打开微博,在徐思淼坚持不懈秀恩爱的照片下面,痛苦留言写道:“老板,咱们韩老师什么时候能回来,就那部科幻剧本写成什么样子了,我想加入联合国为地球而战!”

    相当无助。

    临近上映档期,《星星之火》的剧情也逐渐显山露水。

    这是一部从电影预告到故事简介,都充斥着利益冲突和贫富差距的现实电影。

    宣传照上青春靓丽的女主角魏可可,其实是一位娇蛮跋扈的大小姐。

    她能用尖锐的话语,直白的告诉衣着破旧的乡村教师,“你自己也读过大学,你不觉得这么欺骗他们很可笑吗?”

    预告片里满是争吵、冲突、尖叫,仿佛一出经典批判电影,即将带领观众去面对深藏在大山里,名为“支教”的丑恶真实。

    习惯了轻松愉快爆米花电影的观众,见到预告片就主动退散了。

    他们对《星星之火》期待值不高。

    在他们心里,这又是一次文航导演的剑走偏锋,追寻着文式拍摄角度,无情挑开中华大路上的疮痍。

    这在一片歌颂声音里,太出挑了,充满了逆潮流的锋芒,弄得围观群众不敢随便下手。

    文航自由洒脱的电影口碑,让《星星之火》的网络风评走向两个极端。

    推崇的人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电影,文航必然继承且发扬了文老悲天悯人的现实视角,看在他拿过那么多奖的份上,应该去看一看。

    观望的人认为,文航行事向来叛逆蹊跷,现在搞了两男两女的配置,说不定就要重现当年下乡知青的丑恶,还是等先驱者试过毒再买票比较保险。

    没有编剧韩训的名字,网络对电影的判断又回归了理智,让这一部没有造势、没有点映、没有大牌明星的电影,顶着文航的过往口碑,安安静静的上映。

    《星星之火》如同它的片名一样,夹杂在各种大片里迎来了少量的首映观众。

    而更多的人,沉浸在恋爱电影,搞笑电影之中,捧着爆米花,喝着快乐水,渡过了愉快的晚上。

    大部分的围观群众,回忆起文航的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微博上的争吵。

    《星星之火》的首映结束,就出现了知名影评人和网红大v隔空骂战,围绕着这部电影里的一切问题,激情开麦。

    网红大v是文航的忠实影迷,看完《星星之火》回来就开始抨击支教,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支教大学生这一边,极尽所能的旁征博引,夸赞文航敢于和主旋律撕破脸的勇气。

    可影评人不愿意了,直接站出来借用电影内容,点名批评了某些人“何不食肉糜”的思想,不要把一部电影拉入非黑即白的幼稚领域,睁开眼睛多看看这个世界。

    两方粉丝人数众多,直接你来我往的明示、暗示,互相攻击。

    跑得飞快的瓜民闻讯而来,捧着大瓜坐在论坛求一个课代表总结重点。

    理顺了前因后果,他们竟然捧着瓜就买了《星星之火》的电影票,要亲自看看这部惹得微博群体暴动、支教青年纷纷现身说法的电影是怎么回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