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生死存亡之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皇帝大惊,忙问如何是大凶?两位阁老也诧异的看着刘重元。

    “陛下,请看,有字,上面为大少一捺,下为明字少一日,合而观之,大不成大,明不成明,大明已经去了其半。神人这是在提示陛下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了!”

    皇帝手指着刘重元微微颤抖,嘴里想喊出拿下此人的命令却又说不出口,虽然心里惊怒异常但是隐隐的明白对方没有说错。

    在一旁伺候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连忙上前扶住皇帝让其坐下,这才大声呵斥刘重元道:“大胆,竟敢出此诅咒之语!”

    皇帝摆摆手,心情平复下来,说话间也觉得刘重元的话就是自己始终在担心却又不敢承认的现实,大明确实是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了!

    “朕以缈德而承继大统,登基十年来节俭勤政、夙兴夜寐,未尝有一日安枕,可为何国家仍然不能安定,盗匪日益猖獗,虏寇频频犯境,就连上苍也一再降下灾难,莫非朕真是亡国之君?”说到这里,皇帝灰心的落下泪来,一直身前伺候的王承恩以及两名阁老想起皇帝的辛劳也一边劝慰一边跟着落泪。

    平心而论,历数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丝毫没有亡国之君的样子,他不喜奢侈不近女色,勤政程度直追太祖高皇帝,不南巡江南也不建宫殿,怎么看也不像是秦二世、汉献帝、宋徽宗那样的追求享乐的昏君。

    可是命运偏偏就是这样的奇怪,崇祯以来,全国各地旱灾、蝗灾、水灾不断,各种瘟疫流行,导致饥荒频仍;饥荒频仍引起大规模的流寇作乱,再加上数百年未有之劲敌后金的频频入寇,大明两百年来的弊病,导致这个老大帝国陷入了巨大的困境,而这一切都要压在这年轻的皇帝肩头。

    皇帝不想在大臣面前露出沮丧的神情,重新收拾一番心情,审视着面前跪着的年轻文官,悠悠的问道:“东虏即将犯境,杨阁老向朕建议,抽调京营、卢总督、洪总督和熊总理的剿匪部队,聚集于京畿与东虏决战,争取挫败杀伤乃至歼灭,以免东虏屡屡绕过关宁锦防线杀入我腹地烧杀劫掠。不过这样一来,中原内地兵力空虚,或将给流寇以死灰复燃的机会,因此,杨阁老向朕推荐爱卿继任五省总理,未知爱卿有何良策?”

    看着一脸殷切的看着自己的皇帝,刘重元心中长叹一口气,皇帝总是这样的心急。“皇上拔擢微臣任五省总理,臣即感惊讶又感激涕零,事出突然臣尚没有总的方略,但是这些年任职兵部,臣以为要想确保中原的安稳,防止流寇再度泛滥,只要做到两点就行了!”刘重元叩头谢恩后自信的说道。

    “哦?”崇祯皇帝、两位阁老还有王承恩惊讶的看着刘重元,困扰大明十余年,几乎蛀空掉大明的五脏六腑,这个刘重元居然说只需要做到两点。“快快说来!”崇祯振奋的说道。

    “数十万的流寇,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人,一种是如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寇匪头子,这些人祸乱天下以攫取钱财和地位,无可救药,必须坚决的消灭掉。而其他绝大部分流寇,要么是因天灾战乱为了混口饱饭的,要么纯粹是被流寇挟裹,这些流寇四处劫掠烧杀之后,逐渐转变成寇匪头子。”

    这些也是朝野共识,在流寇兴起前期,朝廷一直认为流寇都是吃不上饭的农民,都是大明的赤子百姓,所以应当以招抚为主,哪知道流寇中如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狼子野心,根本就不想过太平日子,屡屡以诈降之计躲过追剿,屡降屡叛。所以之后朝廷调整策略,对流寇以绞杀为主,但是往往又不分良莠一概杀死,这两种极端都对剿灭流寇于事无补。

    “因此,臣以为,要想彻底剿灭流寇并防止其死灰复燃,第一要做到恢复生产,尽量让中原百姓不要在饿肚子,防止产生新的流民。为此,微臣准备大力组织屯田,军屯和民屯并举,招抚流民开垦荒地,不在让老百姓流离于道成为流寇的预备兵员。”这一点其实早有大臣建议过并不稀奇,说起来容易却做起来难。

    招抚流民屯田,总要给他们口粮吧,口粮哪儿来?要给他们农具、种子什么的吧?农具和种子哪儿来?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而偏偏大明朝最缺的就是钱。如果说前面两项有钱能够解决的话,那么最难的就是种地的话地从哪儿来?诺大的大明朝,哪块地都是有主的,即使荒在那儿,那也是有主的,不是你想种就能种的。

    “臣有本,专为中原屯田一事启禀皇上。”刘重元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章高举过头顶,王承恩连忙接过然后摆在皇帝面前。

    厚厚的一本奏章怕不有数万字之多,皇帝捧在手里慢慢打开,先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暗暗点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