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大办团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个就会篡元而立。

    正是看到元末地方武装崛起的后患太重,皇帝和朝廷才对扶持地方武装鼓励团练剿灭流寇的政策充满了疑虑。所以,当刘重元的同乡、前甘肃巡抚梅之焕组织乡勇修筑坞堡保卫麻城,让流寇从未进犯一步,朝廷即使是最危难的时候也只是荫封他一子为锦衣卫千户,而不让他领军出麻城清剿流寇。

    虽然了解到皇帝和朝廷的这些忧虑,但是刘重元仍然不想放弃,他始终认为,仅靠正规官军的努力是无法彻底清剿流寇的,而且在北方时刻面对后金侵略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团练也有助于抵抗后金。

    于是刘重元恳切的说道:“皇上,《贞观政要》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任何一项政策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执政者当权衡利弊应时而用。往昔,太祖高皇帝明文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并悬铁牌于宫门前。然则,成祖皇帝倚重宦官,监军边军,七下南洋,建立东厂,几位宦官都立下了赫赫功勋。先帝任用魏忠贤祸乱天下,皇上你任用宦官则尽忠职守。”

    说到这里,崇祯难得的脸一红。一贯言必称太祖的他如何不知道太祖对于宦官的厌恶,而当他登基三个月就将权倾一时的魏忠贤处死之后,他也明确的宣示中外停止宦官弄权,召回在外的镇守太监、监军太监等;哪知乙巳之变后,对文臣武将失望透顶的崇祯又重新启用宦官,甚至更加的变本加厉。

    “可见,同样的政策不同的人用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元顺帝荒淫腐朽不理朝政,甚至与其太子兵戎相见,其大臣拥兵自重相互攻杀岂非寻常事?而陛下你勤政爱民宵衣旰食,我等臣子恨不得不眠不休为陛下扫荡寇虏,何来狼子野心的贼子。即使有一二居心叵测之人,胆敢行扩廓帖木儿之事,天下群臣何人会依附?届时,恐怕不需朝廷出兵,其他的团练就会群起而攻之,为陛下锄奸去恶。”

    刘重元的话让崇祯不由心动,是啊,皇兄任用宦官搞得天怒人怨,而自己任用宦官就得心应手,想用就用说废就废全在一心。即使放开地方团练自己也能掌控自如吧。

    见崇祯有所意动,刘重元立即趁热打铁,大谈团练的好处。正常状态下,一座县城只有县令、县尉、主簿等几个官员,数十名吏员以及衙役数百人,维持县城治安尚可,县城外的乡野都需要地方乡绅治理,一旦有数百人上千人的盗匪,县城就抵挡不住,沦陷之后的县城就成为盗匪的物资补充基地和新兵招兵处,原本弱小的盗匪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

    而一旦大办团练,在在皆团,处处皆练,即便是一乡一寸都有抵抗的堡垒,即使不能完全抵挡盗匪的袭击,至少也能让盗匪付出一定的伤亡,同时也延缓盗匪的机动速度。

    随后,刘重元又详细解释了关于大办团练的方略。首先如何办团练?刘重元建议皇帝,在直隶、山东、河南、陕西、湖广、江北、四川和陕西这几个遭受流寇、东虏侵袭比较严重的行省大办团练,命令这几个省的在乡、退休官员办团练,组织乡里保卫本乡本土免遭寇虏侵袭;鼓励这几个省有举人、秀才功名的士绅领头办理团练保家卫国。

    办理团练需向本省巡抚衙门报备,需接受巡抚军令,不得相互攻袭,不得发展超出防寇需要的兵力。团练之间,互为声援;贼来则战,去则耕;贼近则守,远则出击。若有剿灭寇匪的军功,经巡抚上报,朝廷超擢奖励,任官与爵不吝封赏。

    团练如何制约?刘重元认为团练主要以守卫本乡本土为主,不让寇匪劫掠于野。若有领军才干又激于忠义,能够主动出击消灭盗匪立有大功,朝廷也应当实授其官位,将战斗力强的团练纳入朝廷经制之师的范畴。

    侃侃而谈,条理清楚,既用且防,这样一条简单的建议就在刘重元的口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政策,让崇祯十分信服,当即赞许的说道:“刘爱卿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这团练一事上深思熟虑、算无遗策,朝廷依言施行当可收大效。”

    皇帝的认可让刘重元长出了一口气,只要团练问题解决了,流寇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半。随后,刘重元又简要的阐述了自己的战略,以及关于五省的人事问题的思考做了汇报。

    直到日落西山,太监们进来点上蜡烛,皇帝这才惊觉陛辞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时辰,而殿中众人肚子已是饿的呱呱叫。对于刘重元的胸有韬略皇帝十分满意,当场传旨,赐予刘重元尚方宝剑,副将以下听其专杀,以重其威权。之后,皇帝又命令赐宴,留两位阁老及刘重元用膳,宠荣之重令人艳羡。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