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筹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些调整一定是台面下的,严格说来是不合规制的。

    “阁部说的是,值此后金入寇之际,卑职当然会以全局为重。”

    “河南总兵目前是由河南巡按御史张任学兼任,张任学空有一腔热血但是并不知兵,甚至管不住底下的骄兵悍将,无论是于河南剿匪大计还是保全其个人,都应该立即任用一名大将替换之。”

    张任学是大明两百年来唯一一个以文官出任总兵官职的,大明虽然有总督、有巡抚统帅大军作战,但是总兵都是由武将担任,毕竟也不指望文官去冲锋陷阵吧。今年二月,河南战事正紧,张任学从两淮巡按御史任上转任河南巡按御史,看到流寇四处劫掠,而官军退缩城池,愤而上书痛斥诸将领,也不知道皇帝是真被他的一腔热血所感动还是烦他站着说话不腰疼,干脆任命他为河南总兵,大有一副你行你上啊的意思。于是,这位张大人就成了大明两百多年来唯一一个文官总兵。

    杨嗣昌点点头,抚髯说道:“子乔言之有理,未知你有什么人选吗?说起来许定国本是河南人,出任河南总兵倒是不错,不过年纪大了,遇战因循苟且,恐怕不是良任。”

    “阁部以为榆林尤世威、尤世禄兄弟如何?”

    “妙啊!”杨嗣昌一拍大腿,高兴地站起来绕桌而走。

    尤世威是宿将,其兄尤世功战死于沈阳城下,其曾多年镇守建昌、昌平等京畿要地,战功显著崇祯二年即以功擢升为昌平总兵,崇祯四年升为山海总兵官,积资至左都督,是大明武将的最高阶了。崇祯六年因清剿流寇时遭遇疫病而大败,然后一直赋闲在家。其弟尤世禄同样骁勇善战,曾参与历年对蒙古作战,并参与宁锦之战、崇祯二年勤王之战,曾官至宁夏总兵,目前也是赋闲在家。

    这样两位资历深厚、战功卓著的宿将一直赋闲,在当前战事频仍的年月,实在是大大的浪费。杨嗣昌略想了想,问道:“那就以尤世威为河南总兵,以尤世禄为勋阳总兵,统统由子乔你来节制。”刘重元大喜称善。

    杨嗣昌当即坐在桌案前写奏章,这就是这位阁部的做事风格,雷厉风行,其到京不过十几个月,已有奏疏三千九百余件,平均一月近二百件,最多的时候每天上奏疏一百多件。

    文不加点,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推荐尤氏兄弟的奏疏已经写好,杨嗣昌盖上印信命令小吏拿出交到通政司,他的奏疏即刻就会送到皇帝的案头。

    “还有,我想推荐梅之焕担任勋阳巡抚。”沉默了片刻,刘重元还是提出这个建议。

    杨嗣昌苦笑着摇摇头,“子乔啊,你推荐别人都行,偏偏就是梅之焕不行;别人推荐梅之焕也行,就是你推荐不行!”

    这话虽然有些拗口,但是刘重元苦笑着摇摇头,明白杨嗣昌的意思。

    他们两都是湖广麻城人,虽然既不是亲戚也不是同年,甚至面都没见过两次,更谈不上熟识,刘重元只是赞赏梅之焕文武双全,能够动员乡兵组成团练而已,但是只是粘上一个同乡,就摆脱不了结党的嫌疑。换到先帝、万历甚至是嘉靖朝,刘重元坦坦荡荡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本朝皇帝眼里,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就其他的文武官员做了一番交流安排之后,刘重元又打起了军械、物资的主意。在兵部任职多年,对于天下兵事文官武将、军械种类质量等等自然是门清。

    十年前两广总督自澳门采购的三百支斑鸠铳,一直放在兵部库房里落灰,刘重元开口要了。饶是杨嗣昌于兵事大有见地,也没搞清楚什么是斑鸠铳,听说放在兵部库房里十年了都没有人要,摇摇头点头应允了。

    所谓斑鸠铳就是大明仿制的欧洲重型火绳枪Musket,是欧洲最为流行的火枪,西班牙、荷兰、瑞典、法国等欧陆强国都普遍装备。这种重型火绳枪重16斤,身长近两米,口径快有20毫米,用药1.3两,发射的铅子重1.5至1.6两,枪身甚重,需要脚架支撑,说起来是单兵火铳,但甚至可以说是单兵火炮。

    刘重元还记得以前上军事理论课时那个老教员摇头晃脑的解释:二十毫米以上的是炮,二十毫米以下的是枪。这样算起来,斑鸠铳口径正好就介乎于枪和炮之间了。

    刘重元没有解释为什么要这些火枪,杨嗣昌也没有问,既然兵部有给就是了。

    其他粤造闽造鸟枪一万支,佛郎机炮四百门,点钢长枪一万支,藤牌四千,斩马刀一万支,腰刀一万支,金漆山文甲、紫花罩甲等军官用甲三百领,锁子甲两千领,布面罩甲一万领。除了四处都缺乏的红衣大炮,几乎满足了刘重元的所有要求。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