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将门家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东虏再次入塞?”李信的心直往下沉,通晓兵事的他如何不知道东虏的厉害,崇祯二年、崇祯十年两次绕过关宁锦防线入寇京畿,打的明军没有脾气,战死的、被皇帝治罪的文武大员不知凡几,此番再次入塞不知又会掀起多少腥风血雨。

    尤世威和尤世禄是在九月十日接到起复诏令,随即接到刘重元的亲笔信,除了祝贺之外,刘重元还嘱咐二人不用急着赴任,而是先在榆林多招募一些能骑善射的家丁再南下,因此耽误了一个月时间。

    自万历以来,大明九边与蒙古虽然仍时有冲突,但不过是蒙古部落自行劫掠,不复再有当年也先、俺答汗兵临北京城下之大规模战争。这段时间的边境战争,往往都是数百数千蒙古牧民因为缺衣少穿入关抢点儿东西而已,抢了东西杀完人就跑。因此原本为大规模战争准备的屯垦卫所规模虽大却反应太慢,尚来不及动员武装披甲,蒙古人已经抢完东西杀完人跑了。而且卫所官兵平时需要种田,战斗力较差,真跟蒙古人打起来败多胜少。

    因此,应对新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需要,大明推行营兵制,募集精壮兵士组成快速机动力量。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又分为总兵率领的正兵营,副总兵率领的奇兵营,参将率领的援兵营和游击率领的游兵营,虽然各营只有数千人,最多的总兵率领的正兵营也不过五千人,但是因为募兵,足食足饷,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作战能力极强,应付边境袭扰绰绰有余了,真有蒙古大规模来袭,九边的巡抚、总督也能集结几个镇的兵力协同防守。

    兵力少就要求选用良将,而且是熟悉当地的将领,因此,一方面朝廷选用本地将领,另一方面边将也许久任,最著名的辽东总兵迄今最后一个封爵的将领李成梁,从四十岁开始两任辽东总兵三十年。

    本地又久任,再加上卫所官位世袭,就会形成将门,一人为将,其兄弟、子侄俱被提拔,在地方上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网。

    将领们在边地有大片的养廉田,同时与外族贸易,能够有充沛的经济实力,从而蓄养家丁得其死力。家丁是将领们控制军队的核心武力,可以跟着将领转任,将领死去还可以由其子继承,所以大明将领们无不蓄养家丁。家丁的多寡勇怯,决定了将门的盛衰。

    而尤氏家族,从明初世袭一支世袭榆林卫百户开始,代代为国戍边已历十世,总兵及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以下,共有四十多位尤姓将官的事迹被载入各种史籍、方志中。在榆林一带有着庞大的势力。

    接到刘重元的信,本就欲大招家丁的尤氏兄弟,立即在族内进行动员,从尤氏庄田里选拔了三百多名能骑善射的勇士,又竖起招家丁的大旗,顿时应者如潮。榆林这地方本就是边防重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军户或者军余,与蒙古鏖战数百年下来,就连妇女都能舞刀弄枪,这些年天灾频仍,吃不饱饭,不少人跑去跟了流寇,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视为大明从军为正途,而做尤家的家丁,那更是绝好的机遇,一人选上全家都能吃饱饭了。因此,很快就招到了一千名能骑善射的敢战之士,其中就有大量的散落蒙古人。

    尤氏兄弟于九月20日从榆林出发,经西安原来准备经商洛走武关到南阳,然后到襄阳谒见刘重元,不过到西安后很快接到刘重元的通告,东虏入寇,总理衙门即将迁到开封,要求尤氏兄弟率军到开封会合,尤世威作为河南总兵先与张任学办理交接,尤世禄作为勋阳总兵暂先不上任,以家丁队伍作为刘重元的中军。刘重元在信里说道,已经上表兵部,为两人的家丁营要来了两千套各式铠甲、一千三百幅骑弓、两千把骑兵刀等大量的武器装备,即将运抵开封,用来装备两人的家丁营,希望两人加紧训练准备大战。

    感念刘重元的举荐和诚心,同时惦记着开封的武器装备,兄弟两这才加紧赶路。

    “总理大人果然知兵,两位总兵大人麾下都是熊罴之士,能骑擅射,在装备上精良的装备,战场上定能以一敌十,克建奇功!”听说还没有赴任,总理大人已经为尤家的家丁营装备好了大批的精良装备,李信羡慕异常,但还得大力恭维二尤。“也由此可见,总理大人和皇上对两位总爷的信赖。”

    尤世威和尤世禄本就为刘重元的看重而受宠若惊,听了李信的话更是不断地抚髯而笑,显然得意到了极点。

    与李信一见如故,尤世威于是邀请同行,而在其关照下,山字营的行军也轻松了不少。沿途李信不断的请教尤氏兄弟行军布阵的方法,同时仔细的观察其家丁营的运作和操练,短短几日里自觉受益匪浅。

    十月十六日,尤氏兄弟家丁营和山字营一同抵达开封。

    而此时,刘重元正跋涉在勋阳大山之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