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一个交代。若是就这么容易又让大明给拿了回去,面子上肯定不是那么好看。
,就是复制一下前些时候十个百人队潜入辽东腹地的故事,还是从盖州等地登陆,但是规模要比那些百人队大的多,登陆地点也可以选择更多,反正是要造声势,那就可劲儿地折腾就是了。
登陆之后,一路沿着海州、鞍山、辽阳北上,做出直趋后金政治的中心沈阳的态势,以此吸引皇太极回兵救援,减轻毛文龙所部的压力。
这第二条进攻路线,显然要比第一条冒的风险要大很多。因为距离后金的大部队要近很多,虽然目的也是要使后金不能集中兵力,减轻对东江军压力。可若是皇太极果真回援的话,双方很有可能会发生一场大战。
众将官得到消息之后,纷纷到孙承宗那里请战。因为大家都能够看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朝廷采取第一条进攻路线的可能性都非常大。本来嘛,收复锦州等处城池,既不用费多少力气,又可以赚取更大的民心,实在是再划算不过的事情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皇帝陛下也的确是这样的打算。可又经过了一番考虑之后,皇帝陛下就改主意了。
不管是塔山、锦州,还是盖州、海州,对于后金来说,都是属于比较破烂的地方,即便被大明暂时占据,皇太极也不会感到多么的痛。
对他最大的打击,就是面子上过不去。
而面子固然重要,可“里子”才是目前皇太极最为可虑之事,也才是有关后金生死存亡的大事。
因此,在这样关键的时候,皇太极多半会舍弃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子,而会专注于更为实际的里子。他甚至还会做出不管不顾的姿态,诱使大明进攻沈阳……你不是要进攻沈阳,动摇后金的根本吗,那就放马过来吧。
但是,在现阶段,或者在此后的短时期内,大明是没有实力、也没有意图进攻沈阳的。这点不仅皇帝陛下清楚,孙承宗也同样清楚,因此,孙承宗在拟定的计划中,也只是说“做出直趋沈阳的态势”,而不是“挥兵直趋沈阳”。
若是皇太极回兵来救,来的少了就吃掉,来的多了,大明就会退兵,从盖州等处撤出。骚扰的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进行无谓的战斗。现在着急的是后金皇太极,大明只需沉住气与其慢慢周旋就可以了。
可若是后金埋头于进攻东江军,而放任大明进攻沈阳,那大明就会被悬在了半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大规模进兵的话,始终是担心皇太极随时回兵,切断大明的退路。那样的话,给养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军心很容易动摇,甚至崩溃。
而若是不进不退的话,倒是有另一条进攻线路可以选择,那就是从侧面直接攻击后金大军。那样的话,也有助于减轻毛文龙所部的正面压力,可却将本来是“虚”的这一招走“实”走“老”,此后就很难变招。一旦双方接战,也就不容易脱身。
而且,因为双方交战的地点是在对方控制的区域内,大明军队的给养路线就会暴露在后金的眼前。
对于已经穷凶极恶、穷急生疯的后金来说,粮食和军辎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