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会被对方的斥候侦知,因此也毫无秘密可言。失去了隐秘性,埋伏在外的部队,自然也达不到“奇兵”的效果了。
弃城逃跑更是馊的不能再馊的主意……不要说建昌城中超过一大半的是老弱妇孺,在逃跑的路上只能成为对方肆意绞杀的对象,就是数万人收拾家当上路,那也是一个不短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恐怕明军早已杀过来了。轻装上阵倒是可以节省时间,但将家当弃之不顾之后,即便能够逃出去,今后如何生活、甚至能否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蒙古人与女真人都是马上民族,野外厮杀是他们的擅长,要说守城吗,可就并非其长相了。而且,自从依附了后金皇太极之后,虽然免不了要派出部族中的精壮随同后金征战,可本部的老弱妇孺却已经享受了好长时间的安静了,应对战事也就缺少了果决和血性。
因此,乍逢大明的大兵压境,所提的两个建议,本来很多人还认为比较靠谱的,可却被当家人色楞贬的一文不值,因此众人就都失了方寸,不知如何应对才好。
一看众人出的主意都不太靠谱,色楞觉得把他们召集来本身就是个错误。因此他就只得按照自己的打算来应对了。
首先,派出大批信使,四处求救,重点肯定是后金,肯定就是随同皇太极出征的本部族的苏布地所带领的那些人。当然了,苏布地眼下正随皇太极出征,距离建昌城得有千多里,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向东、向北、向塔山锦州等处的求援信使也是同时派出。
另外,除了四处求救,自身的防御肯定也是要加强的。
色楞下令,城中凡是十二至六十岁的男丁,都要听从统一安排,协助兵丁参与守城。另外,健壮的妇人也要集中起来,为守卫城池的将士准备、制作食物,以及协助蒙古大夫做一些简单的救治伤员的事情。
需要马上着手的,还有一项,就是将城中所有的建筑都拆掉,石头木料等物都要搬运至四面城墙附近,一部分更是直接搬运至城墙之上,以做为投掷的武器,阻止明军攻城。
蒙古人等的游牧民族,是习惯于居住在帐篷之内的,这是千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因此,即便占据了城池定居下来,他们也并非全都是热衷于起造房屋建立家园,而是仍然搭建帐篷。
因此,建昌城中,除了色楞之类的族中大佬们建有一些宅院,其他真正的高屋大宅并不是很多,能够通过拆迁收集的石头木料等物也就十分有限了。
色楞也不含糊,直接将自己的一处宅院,划入了拆毁的范围。在他的带头作用下,其他的族中大佬也都纷纷将自己的某处宅院贡献出来,以做防御之用。
他们可不是傻子,拿出自己的家当白白拆掉,实在也是无奈之举。明军若是攻破建昌城,受损失最大的,肯定就是他们这些族中大佬,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情了。
因此,除了贡献出宅院,在色楞的劝说及带头作用下,他们还拿出了不少的金银,做为守城将士的奖励。
如此这般一番,色楞的守城大业,算是粗粗草就,就等着明军来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