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朱元璋克定远攻占滁州 郭子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东、西门。上水关和下水关位于东、西两门南侧。在这两条大街相交处便是滁州宋城中心。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拓建滁州唐城,周长7里362步(约4550米)。各门增筑月城(半月形瓮城)护卫。瓮城城门前无壕沟,与城外陆路相通。

    东墙(含门)长约967米,约位于今日古城下水关(环城路)的南北延长线上。南到环城路东南角南面,北至护城河遗址东北角内侧。

    南墙(含门)长约1000米,约位于今日南环城路及宋城街南侧。东头连接东墙南端,西头到宋城街西端(护城河西南角内侧)。

    西墙(含门)长约1333米,约位于今日古城(穿城河)上水关南北延长线。在上水关以南一大段偏东南方向,西墙南端连接南墙西头,北端到太平巷西面护城河遗址西北角内侧。

    北墙(含门)长约1250米,约位于今日北湖公园南岸的东西延长线上。西段在北大街西侧沿护城河折向西南,连接西墙北头。东端在护城河遗址东北角内侧连接东墙。

    一条小河从城西的上水关流向城东的下水关,在古城中心区与南门之间形成一个不规则的下半圆形。

    城墙外均有壕沟,从城西之湖(今城西水库)引水形成护城河,易守难攻。但是瓮城之门前面没有濠沟,成为防御的薄弱之处。

    滁州为元廷中等州,属扬州路,辖来安、全椒二县。镇守长官达鲁花赤和知州均为正五品。驻有三千兵马,由两个镇抚指挥,达鲁花赤统领。

    一日夜晚,满天繁星。五更时分(凌晨3—5点),朱元璋的两支前锋军队沿驿道悄悄到达距北门瓮城约2里地时停止前进。

    一支军队改走乡道转到东门瓮城前2里地的驿道上。接着,两支队伍继续前进,离城门大约30丈(95米)时,停止待命。

    两支队伍前面各有一辆奇特的牛拉车,蒙着一大块青蓝布,将士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此车由一头牛拉动继续慢慢前行,单独到达城门前约50米时停止。驭手解开绳索,把牛牵到一边稍远处。跟车的士兵拉下遮蔽布,6个士兵有两人跨入车内,在前杠撞木左右两边站立,4人成排在车后站立,等待攻城的命令,准备推车。

    此车是宋代以前曾经出现过的攻城撞车,木制结构,全部卯榫连接。

    底盘为长方框形,由四根边长0.48尺(约15厘米)的方木组成,总长7尺(约2.2米),宽5尺(约1.58米)。前杠内收0.6尺(约19厘米),使两帮凸出两个头。

    其四角立四根方柱,边长0.48尺,距地高5.4尺(约1.7米)。两帮前后靠近四角处有四个板式轮,直径2尺(约0.63米)。两帮前后柱上部各有一根原木纵梁,直径约0.3尺(9.5厘米)。两后柱离地2.5尺(约0.79米)间有一根原木横杠,直径约0.3尺。作为推车柄。

    前后柱头上,有两根斜方木相靠组成“人”字梁,边长0.48尺。梁顶距地面7.2尺(约2.28米)。左右靠梁上下端各有一根檩木,直径约0.3尺。靠梁和檩木上铺装1寸厚(约3.2厘米)的木板,形成两面坡蓬顶。前后左右出檐。

    撞木长8尺(约2.53米),直径1尺(约0.32米)。前后各拴一根“Y”形粗麻绳,分叉的两根麻绳分别拴在两根斜梁上。撞木离地约3尺,为去皮原木,撞头加工成圆锥形,两侧间隔安有三个圆木柄,以便左右三人向后拉动撞木。这种撞车是朱氏红军的“改造升级版”。

    等天蒙蒙亮时,朱元璋下令攻城。红军同时进攻北门和东门。撞车接近城门时,被城上的元兵发现。也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几名弓箭手纷纷向撞车放箭,射中车顶的箭头只是扎进木板,无法穿过。

    这时,30名穿戴头盔、铠甲的弓箭手前行到距离城墙约30米,排成三排轮流向城头放箭,掩护撞车兵。撞车靠上城门后,6个士兵拉动撞木不停地撞,撞了十来分钟,就把城门撞开了。接着进入瓮城内,迅速把撞车推到主城城门前。

    50米外等待的前军先锋耿再成、郑遇春各领一支队伍迅速冲进两座瓮城,分左右两路跨上石梯杀向城头,消灭了瓮城的值班守军后,又杀向主城头的守军。

    经过十多分钟,撞车又撞开了主城门,两处瓮城外的三支主力部队冲进主城。一支奔向州衙,一支奔向万户府,一支冲向兵营。

    一支部队由镇抚汤和携华云龙等带领;一支由镇抚花云携郑遇霖等带领;一支由镇抚徐达携陆仲亨等带领。兵贵神速,不到一个时辰,天大亮时,红军就结束战斗,占领了滁州。俘虏元军2000余人。

    州衙成了朱元璋的办公地和住所。其前院依然是行政办公地,中院作为处理军务的场所。

    朱元璋攻取滁州后,广贴安民告示,开仓救济贫困市民,深得人心。紧接着,把定远的七千兵马及将领家眷迁到滁州,命令横涧山的缪大亨带领部分兵马镇守定远,并协助刘英处理政务。

    接着,朱元璋擢升耿再成、郑遇春、吴良为镇抚,把俘虏编进他们的部曲。嘉奖的当晚,大摆庆功宴,犒劳全军将士。

    一天,滁州名儒范常骑马来到州衙,手持马鞭抱拳向门卫行礼后,请求拜见朱元璋。

    范常,字子权,滁州人。朱元璋早已听说他的大名,马上请进前院右边厢房的客厅,吩咐侍卫上茶,接着交谈起来。聊了几句就觉得情投意合。于是,朱元璋请他留下,做自己的事务顾问。范常欣然答应。

    以后,朱元璋有什么疑问总爱问他,范常则详尽如实地回答。

    又一日,门卫向朱元璋报告:一个自称是虹县(今安徽泗县)人的黑脸大汉请求拜见。朱元璋虽然不知此人,仍然吩咐带他到客厅。

    朱元璋进入客厅,那人正在站立等候。一看,果然面黑。

    黑大汉身材较高,膀阔腰圆,发髻插一牛角簪,没有裹巾。其脸方圆略长,长一对山川眉,下嵌一双虎眼。印堂略宽,下卧一只花鹿鼻——山根、年寿略挺;准头丰满圆明,虽高而不尖,色润不露孔。他唇留八字长须,下巴一溜刺猬似的络腮胡,直达耳根。一副武将之相。

    朱元璋心生欢喜,请他就座。

    那大汉抱拳作揖,说道:“将军在上,小人胡大海,久仰将军威名,愿在尔的手下效犬马之劳。”

    朱元璋马上应道:“好、好!尔先在我后院住下,何如?”

    胡大海又道:“在下还有老婆、小孩。”

    朱元璋笑笑说:“无妨,给尔找间房子,一起安顿。”

    随后,叫来主管军需、后勤的李善长,令他安顿胡大海一家。

    古代命相学认为:鹿鼻之人心性仁慈、好义。对于胡大海来说,这个优点也是他的致命缺点。

    不久,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带着儿子小保从家乡泗州盱眙县前来投靠。朱元璋把14岁的外甥揽入怀中,询问了他们这些年的情况。这时才知道,十一年前,他的二姐已经饿死,李贞好不容易才把小保拉扯大。他的二哥、三哥也不幸去世了。听到亲人的噩耗,朱元璋的眼眶渗出了泪水。

    他对李贞说道:“恁子(这样),二姐夫,我给尔安排事做,小保就由我养,收为义子。尔日后遇见合适的人,再成个家。何如?”

    李贞没想到统帅千军万马的朱元璋还愿意抚养小孩,并为他的将来着想,真是求之不得!鸡啄米似地点头答应。朱元璋写了张便笺给他,叫他找李善长安置。

    随后,朱元璋带小保去见马夫人,对他说道:“从今日起,尔做我的义子,改姓朱,叫朱文忠,跟尔义母读书识字,做点家务,好耶?”

    小保很懂事,应道:“好,我听义父、义母的。”

    朱元璋接着说:“待尔满十六岁,再送尔到军中习武。”

    过了十多天,朱元璋的大嫂王氏带着儿子朱文正和女儿从娘家来到定远城,说是看望朱元璋。

    朱元璋明白,十年前大哥去世,大嫂独自拖儿带女到今天实属不易,不等她开口求助,就主动说:“大嫂,尔既然来了,若想留下就莫走矣。我安排尔到军需库房做事,管理军服、被铺等。文正就跟我做义子,入伍历练,好不好?”

    大嫂喜出望外,连声道:“好、好!谢谢尔!”

    朱元璋则说:“自家人,何须言谢?”

    不久,元将王忙哥麾下的小校赵德胜打听到母亲在朱元璋军中做事,又见元军腐败,便弃妻离军来投朱元璋。

    只见他身材魁梧,生一张佛手瓜脸,上宽下窄。长一对短促眉——眉短清秀,稍宽居高,尾端略散。也是凑巧,眉下嵌一双水牛眼。印堂较宽,下卧一只石狮鼻——山根低凹、较短,年寿弓凸丰满,准头较大,兰台、廷尉宽大不露孔。

    古代面相学认为:短促眉主使忠实勇敢、重义多情、长寿;若配水牛眼者,大富中上贵,子孙满堂。石狮鼻主使武贵,却无善终。

    此人臂力很大,擅长于马上耍槊。其作战勇猛,每战必身先士卒,人称黑赵岁。

    朱元璋与他交谈后,很高兴,任命赵德胜为帐前先锋。

    朱元璋在滁州顺风顺水,百鸟朝凤,上下齐心、团结,亲人相聚、和睦。

    而待在濠州的郭子兴势单力薄,心想道:这样长久下去,恐怕是“天有不测风云”。八月份,他忍痛放弃自己的濠州城和豪华帅府,带领一万人马来到滁州。

    朱元璋当天在州衙参拜义父后,即刻说道:“义父,从今日起,这里就是尔的帅府,全州军务民事皆由尔处置。明日我把镇抚都叫来,交尔一统指挥,我只带亲军三千人,何如?”

    郭子兴听了,很满意,应道:“甚好!”

    当天,朱元璋就搬到万户府,把州衙让给了郭元帅。

    第二天,汤和、徐达、花云、费聚、郭兴、耿再成、郑遇春、吴良八位镇抚按照朱元璋的通知来到州衙帅府。

    众将参见郭元帅后,朱元璋对他们说道:从今起,尔等统一听从郭帅的号令。

    众将齐声答道:诺!

    郭元帅接着到各个驻地视察新部队,朱元璋带路,八位将军随后。

    各营房井井有条,纪律严明,纷纷练兵——有些在操练刀术,有些在操练枪术,有些在练习射箭,有些在练习盾牌防御。各个队伍都兵强马壮,气势高昂。

    郭子兴见了非常欣慰,深深感到朱元璋治军有方,胜过亲生儿子郭天叙,欣喜自己当初看中了他。

    久而久之,朱元璋的才干、威望使得郭天叙的嫉妒心日益加重。他时不时在父亲面前编造或放大朱元璋的是非。

    朱元璋交了兵权。很多事不必管也不便管,待在帅府时常无聊。于是,他就带着谢成到部队走走、看看,和8个领兵兄弟喝酒聊天。今天到汤和的部队,明天到徐达的部队,后天又到吴良的部队……

    有时候,他还到冯国用家,请教那个“六事”。有时候到李善长的办公地点,随便问问军需情况,看看大嫂。有时候到范常家,聊聊古代的帝王将相。

    这样一来,他的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朱元璋没有想到,郭天叙却这样对郭子兴说:“元璋这些日子常去那几个老乡的部队,喝酒闲谈。不知他们谈些甚。”

    “听说元璋今日到冯国用家,不知谈甚。”

    “听说元璋今日到范常家,不知谈甚。”

    郭子兴的心胸并不宽阔,看见朱元璋开创的天地比自己好,招的兵马比自己多,深受军民、儒士拥戴,心里已经有些酸溜溜。听多了郭天叙含沙射影的话,自然对朱元璋产生了疑心,开始疏远、冷淡他。

    一天,朱元璋又到冯国用家聊天,冯氏留他共进晚餐。

    晚饭时,郭天叙对父帅说:“元璋未回,今晚定在国用家吃饭。听说他还有一万兵马留在定远。”

    “一万兵马!何人带领?”郭子兴吃了一惊,问道。

    “据闻,由横涧山归降的缪大亨带领。以前是朝廷的黄军。”

    饭桌上,张氏夫人听见后,瞟了郭天叙一眼,没有作声。

    晚上,朱元璋回到帅府,郭子兴黑着脸问他:“听闻,尔还有一万兵马?”

    朱元璋马上反应过来,单腿下跪自责道:“义父大人,是有一万多兵在定远,首领叫缪大亨。孩儿有过,一时疏忽忘了,并非有意隐瞒。”

    “军务要事,居然忘了、不告上!该不该罚?”郭子兴斥责道。

    朱元璋明知是借题发挥,却是忍了,应道:“该罚。”

    接着,恼怒的郭子兴把朱元璋关了禁闭,也不说关几天,也忘了叫人送饭。

    第二天上午,得知消息的马秀英去看他,才知道没有人送饭给朱元璋。

    她埋怨道:“我要不问尔,尔也不说!”

    朱元璋带着笑意,宽慰她道:“当年离开皇觉寺去化缘,时常挨饿。饿一两天也饿不死。”

    当天中午,马秀英就偷偷给朱元璋送吃的,连送了三天。又一日,她穿着短衫到厨房,用蓝布包了三块刚刚蒸好的蔬菜蒸饼,刚刚走出厨房,看见义母张夫人过来,慌忙把蒸饼塞进外衣内,用左腕压着。结果烫伤乳fang。不料,义母已经看见她的举动,认真盘问起来。马秀英只好一五一十说明原委。张夫人便交代厨房按时给朱元璋送饭。

    晚上睡觉时,张夫人一边卸下首饰,一边对郭子兴说道:“元璋有错,尔可以关他禁闭。但是为甚不给他饭吃?犯人坐牢,衙门还要给口吃的。尔的义子难道连犯人都不如?传出去尔脸上有光吗?”

    郭子兴自知理亏,辩解道:“我没说不给他饭吃,我是气得忘了。”

    张夫人提醒道:“尔就爱信一些含沙射影的事,实实在在的事倒是忘得一干二净。当年赵均用把尔绑到孙德崖家,是谁设法请彭帅帮忙?是谁冒死翻墙救尔出来?两个月前,孙德崖又想害尔,是谁写信警告孙德崖?”

    郭子兴哑口无言。第二天便把朱元璋放了,叫他今后不要到处乱窜,在他身边好好做参谋。

    不久,郭天叙奉命率部袭击了滁州东北方的来安县,缴获一些钱财。郭天叙按照惯例,把一部分赏给有功的将士,自己留下一些,剩余的全部献给郭子兴。他知道父帅很爱财,常以此讨得他的欢心及信任。

    过了几天,郭子兴命令朱元璋带兵攻打滁州西南直线距离24公里的全椒县。这正对他的思路。经过侦查,全椒县只有500人驻军。经过考量,他带领花云所部4000兵马前往。原来跟随花云的耿再成提升镇抚后已经携部曲分出。

    结果大获全胜。后来,留下花云及所部驻守全椒。这样,一可减轻滁州军粮的压力,二可作为滁州的护卫翼城。

    这次缴获的钱财,朱元璋把一部分赏赐给参战部队,其余的全部交给主管军需的李善长,作为公用。

    再说1353年濠州被贾鲁大军包围时,朱元璋主动要求带领1000精兵突围,到外线牵制元军,减轻滁州的压力。郭子兴答应后,朱元璋从北门冲过吊桥突出重围,先后攻克五河县(今属安徽)、虹县(今安徽泗县)及灵璧县(今属安徽)。

    他缴获的官府钱财,除了奖赏作战部队外,其余的全部上缴作为军队开支。朱元璋没有私留一分一毫,从来没有想到截留一点带回濠州孝敬义父。

    当时保卫濠州、解围要紧,郭子兴也没有在意这种事。这回不同了,打下全椒城,也该拿点钱财孝敬孝敬自己吧?郭子兴不见朱元璋有所表示,很不满意,闷闷不乐。

    马秀英从义母口中探知原因后,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叫朱元璋送给义母张夫人。张夫人告诉了郭子兴,他这才舒心,脸色由阴转晴。

    注释:

    ①雷巾:中国历代服制服式,是用巾裹头,巾顶中央高起而呈平头,余下两脚系结于脑后,任其自然垂下,为武将壮士常戴的头巾。雷巾多为红色,亦称“红头”。

    ②里正:古代的“里”属于农村的基层组织。元朝设有乡的,下属的里就是村,里正就是村长。没有设乡的,这个“里”就大,等于乡,里正就是乡长,下面则设“都”,相当于村。不过,这种情况较少。

    ②五彩:形容眉毛油润黑亮。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