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瑶一直等到午间,才看到高肃和斛律光一起,从宫里走了出来。
他们走到宫门口便分开了。高肃从侍卫手里牵过马,沿着夹道走到大街上,随后便翻身上马,一路驰骋到城郊的一处庄子前,才停了下来。云瑶想要叫住他,但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便一直跟到了庄子边上。
那座庄子有些古旧了,连门上的朱漆都斑驳了不少,显然已经有了些年头。
庄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位老仆守在门边上,正坐在树下打瞌睡。
高肃上前叩了叩门,破旧的木门发出沉重的吱呀声。老仆被惊醒了,睁着浑浊的眼睛看着他,又眯眼仔细辨认了一会儿,才嘶声道:“小主人。”随后上前替他开了门。
高肃将马交到老仆手里,道:“你歇着罢,我到祠堂里看看。”
老仆应了声是,牵过马,又回去打瞌睡了。
高肃一路驾轻就熟地走进庄子里,绕过一处荷花池和回廊,最后站在一间暗色的古朴祠堂前。那间祠堂像是新的,朱漆尚未斑驳,地面上残留着一些暗色的血迹。周围鸡犬虫豸之声俱无,唯有两个老仆从耳房里出来,见到是高肃,便三三两两地喊了一声“小主人”,又回到屋去了。
高肃推开祠堂的门,走了进去。
云瑶站在祠堂前踌躇了一会儿,慢慢地飘到旁边一棵树上,将自己挂了起来。她大概猜到这里是什么地方了,高肃的母族获罪,死后无法立碑,亦不能葬在墓地里,所以才在这里设了一间祠堂,年年地续添香火。外面那些人叫他“小主人”,想来原因也在于此。
“我该如何去做……”祠堂里飘出了高肃低低的声音。
“段韶派人求援,陛下果然让我带人去西面增援。但我这一去,却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他轻抚着佩剑上的穗,低低说道,“这是国事,亦是我的家事,于情于理我都不该推脱。西面战事吃紧,宇文护步步紧逼,要是大齐真的覆灭了,我亦不能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他重重地叹息一声:“但是陛下先前的所作所为,着实让我心生寒意。”
高肃一动不动地跪在灵前,望着那一排整整齐齐的灵位,神情有些迷惘。
前些天他回到邺城时,便已经亲自用那人的首级,告慰舅祖的在天之灵了。如今去不去西面,可以说是与己无关,全然都是因为“国事”二字。他是大齐的宗室,又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要是阵前脱逃,那他连自己那一关都过不了。
但是……但是就在前不久,他的王妃曾经问过他:“要是边关战事再起,太子强行要你执鱼符出战呢?”那时他还说,顺其自然便是,但哪里料想得到,事情居然真的被她说中了。
西面战事再起,新皇让他带兵增援。
高肃思前想后,终于长长地叹息一声,道:“陛下猜忌于我,大抵是因为我声名在外,功高震主的缘故。要是我自损声名,再自折手中兵权若干,想来陛下猜忌之心,也会稍少一些罢。”
他思量停当,便又朝上边的灵位拜了三拜,转身走出了祠堂。
外面的两个老仆见到他,都齐齐地迎上来,唤了一声小主人。一个说“小主人这些年来捷报频传,实为大齐之幸”,另一个说“上回小主人带来那人首级,祭奠老主人和两位主人,想来主人也能含笑九泉了”。高肃一一地应了,又叮嘱他们仔细守着,才又慢慢地走了出来。
守门的那位老仆也唤了声“小主人”,将枣红色大马解下来,交到高肃手里。
高肃朝他点点头,道声“有劳”,便牵着那匹枣红色的大马,缓缓地朝城里走去。云瑶飘在他身后三步远的地方,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叫住他,但周围时不时地有农人经过,而且城门口还站着两个卫兵,完全找不到机会。她怏怏地跟了高肃片刻,便决定回转了。
忽然之间,城里传来了马儿的嘶鸣声。高肃和她一起望去,看见一位身穿铠甲的将军,正心急火燎地策马前来,鞭子连连抽在胯/下的战马身上。高肃认得那是斛律光,便翻身上马,迎面而去。
斛律光忽然来找高肃,是因为西面又来了一封加急军报。
“宇文护将他手底下最厉害的将军都派出来了。”斛律光道,“华谷、柏谷告急,你我再不带兵过去,段小子就要断成两截儿了。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太子那儿你用不着担心,他这两天暂时顾不上你。至于你那位王妃……刚好我前日见到了一位神医,回头就给你府里送去,让他给你夫人看看脑疾。老子跟你说,讳疾忌医可不成……”
两个人的声音和得得的马蹄声一起,渐行渐远了。
云瑶慢慢地显出身形来,又慢慢地飘回了兰陵王府里。
高肃被斛律光带到宫里去了,短时间内不会回来。她将刚刚那些宣纸和笔墨铺展开来,按照高肃描好的轮廓,一笔一划地写字。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她翻来覆去地写着那九个字,直到笔迹浅浅淡淡,几近于无。
转眼间,便是两个时辰的时间过去。
院外的小厮轻轻叩了叩门,说是大王回来了,正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