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
他只是觉得不甘心!
台湾抗战仅仅坚持了两个月,对于一场战争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头,可是,战况却是如此令人寒心!
6月2日,李经芳与日本的澎湖总督伊东佑亨在海上完成了台湾交渡仪式,从法理上,台湾并入日本的版图。
但是,也就是这一天,台湾军民“抗不奉诏”!台湾民主国在台北宣告成立,打出蓝底黄虎旗,不承认大清国与日本的任何协议!
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发出告全台人民书:“日本欺凌中国,大肆要求,于赔偿兵费之外,复索台湾一岛,台民忠义,不肯俯身事仇,屡次恳求带奏免割,而中国欲昭大信,未允改约……台湾疆土,郑、大清经营缔造二百年,感念列圣救恩,今须自立为国,仍恭奉正朔,遥作屏藩,气脉相通,无异中土……”
告全台人民书,明确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大清国朝廷不顾台湾人民的意愿,执意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是大清国抛弃了台湾。第二,台湾遭到大清国朝廷的抛弃,不得已自立为国,但是,台湾仍然奉中国为正朔,台湾子民仍然是大清国的子民,台湾愿意为大清国的海外屏障!
一个被抛弃的孤儿,却要顽强地守护抛弃他的人,天下哀痛之事,莫过于此!
台湾建国,不仅没有打消日本强占台湾的野心,更加刺激日本人好战的神经。日本大本营随即下令,国内整装待发的近卫师团启程前往台湾,与攻占澎湖的比志岛混成旅团合兵,武力夺取台湾。
5月29日,在近卫师团尚未到达的情况下,求战心切的比志岛混成旅团悍然在台湾东北角的三貂角登陆,拉开了武力攻台的序幕。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乙未战争!
乙未战争是甲午战争的余烬,它仅仅只局限于台湾一隅,但是,这场战争的惨烈,丝毫不亚于甲午战争,而台湾军民所表现出来的勇猛、顽强、与热血,更是令大清国汗颜。乙未战争中,台湾军民的装备低劣、外物救兵内无粮饷,然而,他们硬是用大刀长矛竹签桩这些冷兵器,消灭了上万的日军,同时,他们也付出了十几万人的生命代价。而在甲午战争中,大清国数十万装备优良的军队,仅仅只打死了几百个日本兵!
乙未战争爆发前,甲午战争后期,台湾巡抚唐景崧就觉察到了日军对台湾的野心,开始加强台湾防卫,在整饬台湾清军的同时,唐景崧上奏朝廷,要求朝廷向台湾增派部队。然而,当时,大清国的军队几乎全部调往北方与日军作战,国内几乎无兵可调。
万般无奈之下,唐景崧想起了刘永福。
刘永福是广西人。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大清国政治腐朽,遍地民变,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反清起义的时候,刘永福自己也拉起了一支二千多人的队伍,占山为王。太平天国失败后,大清国逐渐恢复秩序,刘永福在大清国无法立足,就率领他的部众逃到越南,在中越边境北圻西北部山区一带屯垦。
刘永福这批约二千余人的绿林豪杰,使用黑颜色的旗帜,上面绣有北斗七星,人们习惯称他们为黑旗军。当时,法国正在想方设法向越南渗透,越南国王阮洪任无力阻挡,只得依赖刘永福的黑旗军,任命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希望他率领黑旗军帮助越南抵抗法国人的入侵。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冯子才率军与法国人在镇南关对峙,大战一触即发。此时,唐景崧仅仅是吏部的候补主事,他向朝廷建议,招安黑旗军,协助清军与法军作战,并自告奋勇,前往越南游说刘永福。朝廷准许了唐景崧的奏折,很快唐景崧来到越南,见到刘永福,刘永福果然应允,率黑旗军内附,并协助冯子才与法军作战。
在黑旗军的策应下,冯子才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并收复谅山、长庆等地,东线战场大获全胜。
中法战争结束后,刘永福率三千黑旗军回国,历任南澳、石褐总兵将近十载。
如今,台湾危在旦夕,朝廷派不出救兵,唐景崧又想到了刘永福。向朝廷上奏,调黑旗军入台,朝廷随即批准。
然而,此时的黑旗军已经今非昔比。刘永福出身绿林,黑旗军原本就是一支体制外的军队,朝廷对黑旗军极为忌惮,黑旗军回国后,朝廷就想方设法予以裁减,十多年来,黑旗军只剩下三四百名老兵,著名战将亦多离去。
然而,老当益壮的刘永福面对台湾危局,却是慨然受命。他把三百名黑旗军老兵编成七星队,作为黑旗军的中坚,同时,在广西招募六营三千新兵,于1894年9月入台。
可是,进入台湾后,刘永福的日子并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