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兼任水军珠山军港都尉的刘振亲自驾驶新式军用运输船“鲲鹏”号,载着两家老老少少和侍从百余人扬帆离港,在东海舰队珠山军港的三艘近海巡逻快船护卫下徐徐北上。
海天一色,阳光温暖,海风很柔和,集中在前甲板上的太史老夫人和孩子们一样高兴,不时向孩子们感叹说,她小时候做梦都想坐上大船出海看看,那时的船都小,只在近海转悠,可在她看来已经很大了,直到来到珠山之前,她做梦都没想到竟能把船造得这么大,感觉以前看到的船和珠山的船比起来,就像澡盆子似的。
老夫人的一番话,把孩子们和孙婉几个都逗乐了。
和刘存一起靠在船舷上的太史慈遥非常感慨:“母亲刚才说的感受,我小时也一样有过,也没料到有朝一日自己能坐上这么大一艘海船,记得初次见到三百石海船时我已经震惊不已,可上月在黄河口见过渤海舰队那两艘试航的千石运输船,立刻觉得三百石海船根本算不了什么,还有这次回来,发现夏河城又大了一圈,咱们以前的城北军营变成了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楼台,城里城外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变化实在太快,真不知道将来又会变成什么啊!”
“那你觉得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刘存笑问。
“当然是变好了,要是变差了,天下人怎么会把咱们琅琊称为天下福地世外桃源?”太史慈笑道。
刘存也笑了:“这就证明咱们做对了,要是能让我大汉天下都像琅琊一样变好了,咱们所作的一切就更有价值了。”
太史慈点点头:“大哥,小弟明白。你为的不是自己,为的是我大汉天下所有贫苦百姓,这不但是小弟一个人的看法,军中弟兄都这么看,都对大哥无比敬服拥戴。”
“这回奉命开赴兖州助战。军中将士感受更深,纷纷感叹说平时没觉得什么,到了兖州看到牛马不如的兖州军士卒,看到丢荒的土地上一群群饿成皮包骨的百姓,这才发现自己原来多么幸运。”
“就连儁义也时常感叹,说他前面几年白活了。要不是遇见大哥,他恐怕也和那些士气低落衣衫不整的兖州官兵一样,不知道这辈子自己为啥活着,要干些什么。”
刘存把话带到张郃身上:“儁义是个难得的将才,四代的家传兵学。基础很扎实,他本人也谦逊好学,进步非常快,缺的只是经验积累,回去你多给他压些担子,让他尽快能独当一面,我需要你尽快回来,帮我把青州军的担子挑起来。”
太史慈重重点头。刘存继续说道:“最迟年底,八万青州军必须满员成军,否则无法应付越来越乱的局势。为保证我军士卒均能获得正规的训练,我已下令把诸城步兵训练基地和枳城骑兵训练基地,暂时迁到临淄城西大营。”
“如今看来,临淄城西那座大营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回去我得尽快在邹平城南的无影山下,建一座至少能满足八万大军驻扎和对抗演练的常驻基地。将来也是青州军大本营和我军武库所在地。”
“那片方圆二十里的地方两面环山,有三条小河。地形复杂多样,非常适合建立训练基地。我还打算等建好之后,暂时把城阳武学院也迁进去,所以下去我会很忙,兖州那边全靠你应付了。”
“大哥,你觉得咱们还有必要留在兖州吗?”
太史慈询问的问题,也是麾下将士疑惑不解的问题。
兖州黄巾看到琅琊军到来,其主力很快向兖州和豫州交界地区转移,小股的黄巾纷纷销声匿迹,太史慈和张郃率领的大军进入兖州近两个月一直没仗打,兖州刺史刘岱似乎不愿让琅琊军进入他的腹地,颇为恼火的太史慈干脆让麾下将士驻扎在甄城坐山观虎,后来实在闲得慌,才跑回来请示刘存怎么办,但是刘存要求他继续驻扎下去,这让他很不理解。
刘存知道太史慈呆在那很不舒服,但为了声誉,为了不可告人的政治利益,不舒服也得待下去,于是刘存把派兵进入兖州参战的目的、意义都告诉了太史慈,最后向他透露一项正在实施的秘密行动:
“一个月前,盘踞在齐郡南面淄水上游莱芜县(今山东淄川东南城子庄)的万余黄巾残部熬不住了,一个冬天冷死饿死几千人,活不下去要向咱们投降,我答应了,命令灵山营悄悄送去粮食衣服,将这股黄巾给收编了,对外一直严格保密。”
“莱芜县虽然远离兖州中心,处于偏僻群山之中,但终究是兖州地盘,而且拥有丰富的优质铁矿石和石炭,还有整个北方地区最好的能制作高温瓷器的高岭土,所以我让鲁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